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材料二 恩格斯对马克思一家的困难处境是十分关心的。为了从经济上帮助马克思,使他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撰写理论著作,1850年,恩格斯毅然决定重返曼彻斯特,在欧门恩格斯公司当店员,从事他十分厌恶的经商工作。从这时候起,恩格斯就常常寄钱给马克思。恩格斯还常常帮助马克思为《纽约每日论坛报》撰写、修改英文稿件,有时帮助马克思把他用德文写的稿件译成英文。当马克思忙着写《资本论》的时候,恩格斯甚至替马克思为报纸写文章。……恩格斯还常常替马克思还债,给马克思的孩子们买礼物和食品。马克思对此深为感动。他曾在给恩格斯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的良心经常像被梦魔压着一样感到沉重,因为你的卓越才能是为了我才浪费在经商上面,才让它们荒废,而且还要分担我的一切琐碎的忧患。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为什么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恩格斯的精神品质并说明从马克思、恩格斯的伟大友谊中得到的认识

(3)根据上述材料所学知识,说明马克思、恩格斯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

 

(1)他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被共产主义社会取代的必然性;是国际工人运动的主要领导人;是资产阶级政府最大的敌人。 (2)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博大的胸怀。 认识:友谊要以共同的理想和目标为基础;要以道德素养和才干为友谊的标准;要坚持多奉献、少索取的原则。 (3)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崇高理想、坚持真理和为人类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国际主义精神等等。 【解析】(1)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讲述了马克思所创造的思想学说对于世界的影响。说他是“最遭嫉恨和备受诬蔑的人”是由于他的思想学说为无产阶级指明了道路,对于资本主义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2)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中叙述的是有关恩格斯与马克思的友谊,恩格斯为了帮助马克思,宁愿自己工作付出,也会坚持让马克思创作,这就是无私奉献精神的体现。由此我们就能从中学到合作的重要意义。 (3)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回答问题的时候可以结合自己所学知识,联系材料来作答。回答的时候一定要言之有物,要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观点有说服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推翻满洲政府,从驱逐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1905年)

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1904年)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1912年)

国民党之民族主义,有两方面之意义:一则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二则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1924年)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 并不是不列颠人民统治印度,而是近代文明利用铁路、电报、电话以及差不多每一件被成为文明的胜利的发明在统治着印度……印度只有忘却它在以往五十年左右所学到的东西,才能得救。铁路、电报、医院、律师、医生以及这一类的东西都必须取消。

——南布迪里巴德著(何新译)《圣雄甘地与甘地主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演变过程。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提出民族主义目的。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甘地民族主义的内涵。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和甘地民族主义的异同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土耳其是中东重要的伊斯兰国家。凯末尔当政时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凯末尔改革的特点,并推断其对土耳其社会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甘地认为,非暴力抵抗是印度争取摆脱英国殖民桎梏的惟一正确方法;同时,他认为非暴力抵抗并不意味着对外国统治和其他罪恶的屈服。他写道:我深信假如只有在怯懦和暴力两者之间加以选择时,我将劝人选择暴力——我宁愿要印度采用暴力来保护自己的荣誉,而不愿印度卑躬屈膝、含垢忍辱地听人家侮辱,失去自己的荣誉。可是我认为非暴力比暴力高明得多。”“因此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王春良《世界现代史诸问题》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甘地选择非暴力主义的理由(不得摘抄原文)并分析实际原因。

(2)有人认为:非暴力抵抗运动实际上是号召群众逃避斗争。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并说明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他在这一场斗争中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例、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

——摘编自毛泽东《纪念孙中山先生》

材料二 我对孙君最不满的一件事是,为目的而不择手段。孟子说:行一不义,杀一无辜,而得天下,不为也。这句话也许有人觉得迂阔不切事情,但我始终认为,(这)是政治家道德所必要的。

——梁启超《孙文的价值》

(l)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概括两则材料对孙中山评价的不同之处。

(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谈谈应该如何评价孙中山。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两人思想的相同之处。

(2)结合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目的、影响方面评述两人的治国思想。(要求:只选择其中一人评述;80100字;表述成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