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

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这说明

A. 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B. 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C. 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

D. 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末一些儒家学者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意在强调经济发展决定思想变化,即材料意在说明是经济发展导致了思想变化,这也是材料的主旨,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自身正确,但不是材料的主旨,不符合题意,排除;在人性问题上,理学家认为,人性与天理本来是一致的即人性不违背天理,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明末市民文学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 【名师点睛】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解答此类选择题的关键是要有准确巩固的基础知识,同时由于该题型的逻辑性较强,所以同学们还要具备一定的材料分析能力和史学理论水平。解答此类题的方法主要是逐个排除法,一个一个的仔细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元代学者郭守敬辑选了民间流传的二十四个孝子孝行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的启蒙读物,图文并茂,雅俗共赏。元曲伦理剧寓教于乐,《晋陶母剪发待宾》褒扬诚信道德、《赵氏孤儿大报仇》赞颂忠良仁义、《看钱奴买冤家债主》挞伐贪财嗜利。这反映出元代

A. 文学艺术以教化为主要追求

B. 儒家伦理走向通俗化普及化

C. 儒学的理论系统取得新突破

D. 儒学地位依赖民间力量维护

 

查看答案

“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在此,王阳明

A. 主张“咸以孔子是非为是非”

B. 关注核心问题是“得”与“失”

C. 重申了“理”是万物的本原

D. 阐发的根本问题是“内心求理”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A. 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 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 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 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查看答案

战国“百家争鸣”、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独尊儒术”、洪秀全“毁孔庙,焚烧儒家经典”,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A. 文化内容由宽容转向专制

B. 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C. 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空间

D. 文化氛围由活跃转为沉闷

 

查看答案

道家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肯定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认为人负有“仁民爱物”、善待自然的伦理义务。这些观念

A. 专注于保护生态环境

B. 属于农耕经济的产物

C. 受到天人感应说影响

D. 强化了神权政治体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