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

从1985年到1987年,我国指令性计划的工业品由120种减少到60种,计划管理的商品由188种减少到23种,计划供应出口商品由70种减少到36种。这说明

A. 币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

B. 企业按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

C. 企业自主权扩大

D. 已经放弃计划经济体制

 

C 【解析】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把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材料中“指令性计划”“计划管理”“计划供应”等都减少,说明了国有企业改革中,企业自主权的扩大,故C正确;1992年中国才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故排除A;B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D说法绝对,故排除。 【名师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中“指令性计划”“计划管理”“计划供应”等都减少等信息的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资料记载了下面地名的变迁:

1960年,湖北省黄冈地区鄂城县石山人民公社七里界大队第五小组;

1983年,湖北省黄冈地区鄂城县石山乡七里界村第五小组;

2001年,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石山镇七里界街道5号。

根据这一记载,不能推断出该地区

A. 经济体制的改变

B. 所有制性质变化

C. 产业结构的调整

D. 城市化进程加快

 

查看答案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晚期中国进出口贸易表(单位:亿美元),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进出口贸易总额

比较

1950年

15.1

 

1959年

43.8

比1950年增长2.9倍

1966年

46.1

比1959年增长5.3%

1969年

40.3

比1966年下降12.6%

1973年

100

比1972年增长74.2%

1978年

206.4

比1972年增长2.3倍

 

 

A. 中国经济从内向型转为外向型

B. 政治因素导致60年代末70年代初进出口贸易减少

C. 中美建交推动了1973年进出口贸易变化

D. 经济特区建立导致70年代末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加

 

查看答案

1972年起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四三方案”,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26个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了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这表明

A. 毛泽东执政时开始启动对外开放

B. 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C. 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拉开

D. 中国现代工业化体系初步建成

 

查看答案

20世纪5070年代末中国票证种类繁多,有粮票、布票、油票、棉花票、鱼票、肉票……那时的人们可谓视票证为“俞根子”,称之为“票证时代”。这个时期的中国

A. 人们生活水平总体差距不大

B. 个人崇拜思想盛行

C. 绿色军装成为最时尚的服饰

D. 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查看答案

1956年某县人均分配口粮401.6斤,现金42.85元,1963年人均分配口粮85.6斤,现金13.15元。造成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计划经济体制下严格控制生活资料

B. 生产出现大倒退,经济水平下滑

C. 人口生育高峰造成人口急剧膨胀

D. “大锅饭”浪费了大量的粮食和其他财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