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晚期中国进出口贸易表(单位:亿美元),对表中数...

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晚期中国进出口贸易表(单位:亿美元),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进出口贸易总额

比较

1950年

15.1

 

1959年

43.8

比1950年增长2.9倍

1966年

46.1

比1959年增长5.3%

1969年

40.3

比1966年下降12.6%

1973年

100

比1972年增长74.2%

1978年

206.4

比1972年增长2.3倍

 

 

A. 中国经济从内向型转为外向型

B. 政治因素导致60年代末70年代初进出口贸易减少

C. 中美建交推动了1973年进出口贸易变化

D. 经济特区建立导致70年代末进出口贸易大幅度增加

 

B 【解析】试题分析:ACD都与题干时间不符,中国经济从内向型转为外向型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美建交是在1979年,经济特区建立是在1980年;60年代末70年代初我国处于文革十年动乱时期,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因此选B。 考点:新中国经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72年起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四三方案”,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26个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了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这表明

A. 毛泽东执政时开始启动对外开放

B. 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C. 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拉开

D. 中国现代工业化体系初步建成

 

查看答案

20世纪5070年代末中国票证种类繁多,有粮票、布票、油票、棉花票、鱼票、肉票……那时的人们可谓视票证为“俞根子”,称之为“票证时代”。这个时期的中国

A. 人们生活水平总体差距不大

B. 个人崇拜思想盛行

C. 绿色军装成为最时尚的服饰

D. 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查看答案

1956年某县人均分配口粮401.6斤,现金42.85元,1963年人均分配口粮85.6斤,现金13.15元。造成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计划经济体制下严格控制生活资料

B. 生产出现大倒退,经济水平下滑

C. 人口生育高峰造成人口急剧膨胀

D. “大锅饭”浪费了大量的粮食和其他财物

 

查看答案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评价中国某个时期经济发展时说:“这些工厂好像商业组织,可是他们没有相对应的公司可以发生商业上的关系。他们是制造者,可是社会上没有材料与零件供应者和推销员。”这类企业

A. 可能属于19世纪70年代的民营企业

B. 使用机器生产,产品供应皇室和贵族

C. 主要存在于建国后的1949---1953年

D. 为民族工业出现或发展创造了条件

 

查看答案

下图反映的是新中国前两个五年计划期间的部分情况,该图反映了

A. “一五时期我国的工业发展非常缓慢

B. “二五时期我国的农业比重明显上升

C. 中共八大路线的贯彻使工业比重明显上升

D. 计划经济的实行导致服务业比重基本稳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