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

有学者把文字的发明作为文明出现的标志之一。作为史料,下列所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A. 宗法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内外朝制

 

B 【解析】试题分析:图片中的甲骨文都是与分封制有关的字,如“戎”代表的是分封制下为保卫王室而进行战争所用的武器,“从”反映的是分封制下诸侯需要随从周天子作战,“王”、“国”、“侯”是指的分封制下的等级和诸侯国;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与血缘有关,故A不选;郡县制下没有王国,故C不选;内外朝制度是中央官职,故D不选。故答案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关于分封制,可以考查分封的目的、对象、权利和义务以及作用: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治理诸侯国,保卫国家。同时,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分封制巩固了西周的疆域,扩大了统治基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商代统治者凡政治事务都要通过占卜进行决策,这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A. 神权与王权结合

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 权力的高度集中

D. 以宗族关系为基础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对于中国文明及其历史命运,存在着大致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说中华文明从来辉煌灿烂,500年前就逐渐形成了一种以生产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之平和﹣平等的发展模式,只是在1840年之后由于西方的入侵,才突然间被打断了发展(乔万尼•阿瑞吉).另一种看法则是说这个文明从根本上“一塌糊涂”,几千年来都是“专制”和“独裁”,因而注定是要被“现代文明”所荡涤和抛弃的。

——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中国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可是到了近代儒学却连连遭到批判,其地位和影响不断削弱、衰微,最终失去主流、统治地位,被边缘化。这是中国儒学发展、演变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儒学的衰微其实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社会转型和文化革新、文化转型的必然结果。这一过程与中国近代化的展开、古代社会的解体基本同步,其历史必然性不言而喻。不同性质的社会变革一旦在中国展开,文化革新就相应提上了日程,就势必要不断触动传统儒学,以致最终否定它的神圣地位。在变革过程中,中国古代社会结构逐步解体,儒学也势必随之同步哀微。

——张锡勤《儒学在中国近代的命运》

材料二韩国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到了现代,他们一方面提倡世界化(实际是向美国看齐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又保护和弘扬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后者做得甚至比中国还好。从小到集体的人与人之间,大到国家的爱国主义精神支柱,每一步都渗透着儒家文化的传统素质。以儒家精神为基础的韩国人精神及其思维模式,还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关系,“群体内的和谐”与“群体外的竞争”密切结合,使得韩国国内稳定不乱,又能在国际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促使其综合国力名列前茅。

——《中国儒家传统文化对韩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儒学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学对中、韩两国的影响的相似之处?并分析儒家文化在近代中国、现代韩国命运不同的根本原因。

 

查看答案

1917年4月,李大钊在《动的生活与静的生活》中指出,当今不是西洋“动”的文明依靠中国“静”的文明以济穷救弊,而是须要“竭力以受西洋文明之特长,以济吾静止文明之穷”。这表明李大钊

A. 主张中西文明应相互借鉴

B. 主张西洋文明与中国文明平等结合

C. 全盘否定中国古代的“静”文明

D. 主张以西洋文明推动中国文明进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