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末清初,我国思想领域出现了一个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的活跃局面...

明末清初,我国思想领域出现了一个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的活跃局面。以下对这一时期思想家的主张及评价正确的是

①李贽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挑战了正统理学

②黄宗羲主张建立“天下之法”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君权

③顾炎武“众治”主张实质是反对“私天下”的君主专制

④王夫之的“循天下之公”标志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顶峰。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B 【解析】王夫之的“循天下之公”在我国古代哲学史上有着突出的地位,并未标志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顶峰,故排除④。①②③均符合题意,故答案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种自觉的精神,亦终于在士大夫社会中渐渐萌发出……读书人渐渐从自己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感觉,觉得他们应该起来担负着天下的责任……在私生活方面,亦表现出严肃的制节谨度。”这一现象出现于

A. 汉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查看答案

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

A. 程颢

B. 朱熹

C. 王阳明

D. 李贽

 

查看答案

某历史学家说:“唐人考试,本分经义与诗赋两项,然明经出身远不如进士。进士考诗赋,则时人之视诗文学犹占儒学之上。唐人又崇老子,与汉人不同。”该历史学家意在说明唐代

A. 科举注重真才实学反对死记硬背

B. 诗文的繁荣与考试制度密切相关

C. 儒学并没有获得特殊尊崇的地位

D. 科举考试内容存在着不完善之处

 

查看答案

《诗经》最先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后来才称为《诗经》,并沿用至今。推动《诗》在名称上改为《诗经》的重要原因是

A. 孔子整理编订

B. 西汉儒学兴起

C. 唐宋三教合流

D. 宋代理学推动

 

查看答案

秦汉以来,灾后君主自谴成为一种常见的历史现象。粗略统计,两汉君主灾后下达的自谴诏书计有30余次,而唐代则达到130多次。直至清代康熙时依旧因为天旱而自责不已。君主自谴的主要意图是

A. 宣扬“天人感应”理论

B. 强化君主专制制度

C. 加强对臣民的社会教化

D. 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