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陈荣捷《中国哲学文献选编》

材料二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西欧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宋明理学相对于传统儒学的新特点。材料一中两派思想家的观点有何不同?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制度进步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

 

新特点:增加了儒学的哲学思辨色彩。 不同点:关于宇宙本原,二程认为理是万物本原,王阳明认为心是万物本原。关于认识论,二程主张探究外物,格物致知;王阳明强调内心自省。 (2)相似: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 不同:李贽的思想未对社会进步发挥重大的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过渡(或: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 【解析】(1)第一小问题根据材料一可从哲学思辨的角度入手,注意材料信息“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等。第二小问从万物本原(本体论)与认识论进行区分,注意材料信息“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2)第一小问,回答此题首先要对李贽所处的时代和他的主要思想有一个全面准确的了解,他处于明清之际,即封建社会末期,他挑战权威、否定“天理”,追求个性自由,这与文艺复兴的追求个性自由相似。第二小问,要联系二者所处的具体社会环境综合考虑,李贽思想没能对社会转型发挥重大作用,文艺复兴推动了社会转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春秋战国是我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

材料二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深刻地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那时的思想学术,无论是南派、北派,都富有独创精神”。

材料三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儒、法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问题: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提出了哪些建立“和谐社会”的主张和建议。

(2)为什么郭沫若称“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学术思想史上出现黄金时代的政治、经济原因。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先秦时期的儒、法思想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查看答案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 丰富和更新了儒学思想体系

B. 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

C. 压抑了知识阶层的个性发展

D. 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与信仰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新思想系统

A. 和程朱理学完全背道而驰

B. 能够体现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

C. 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

D. 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

 

查看答案

黄宗羲被蔡元培称为中国的卢梭,他的《明夷待访录》被认为是中国的《人权宣言》,这一提法的依据是

A. 批判君主专制,具有启蒙作用

B. 倡导开明政治,效仿西方制度

C. 否定传统文化,促进民主发展

D. 提出主权在民,主张平等自由

 

查看答案

陈献章(1428—1500,江门新会人)在学术上“舍彼之繁,求吾之约”,追求“自然,自得”,开创“江门学派”,被誉为“真儒复出”。这里的“彼”指的是

A. 程朱理学

B. 陆王心学

C. 佛教

D. 道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