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的根本着眼点是

A. 压制知识分子

B. 加强君主专制

C. 完善法律机制

D. 区别对待古代文化

 

B 【解析】秦始皇实行的“焚书坑儒”与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均是一种文化高压政策,目的是统一人们的思想,从而加强中央集权和皇权的影响。秦汉时期为统一人们的思想,推行文化高压政策,最终目的是为加强专制主义皇权的影响,这些政策虽都是对知识分子的压制,但并非其根本着眼点,故A项错误。秦汉时期实行的文化政策均是为政治服务,维护国家的统一,加强君主专制统治,故B项正确。题干中提到的是秦汉时期实行的文化政策,与法律机制无关,故C项错误。“焚书坑儒”与“独尊儒术”均是将对统治不利的思想加以打击,并未区别对待,该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西汉初,“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至汉武帝时“非遇水旱,则民家给人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而不可食”。上述经济状况的变化为下列哪种思想的实施创造了条件

A. 墨家学说

B. 法家学说

C. 黄老之学

D. 大一统思想

 

查看答案

儒家“尊王”“忠君”及“三纲”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

B. 董仲舒倡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荀子主张“礼法并用”

D.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查看答案

有学者认为,“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被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 “独尊儒术”也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 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 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 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地吸收

 

查看答案

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道之大原于天”,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下列论述中错误的是

A. 反映天命的政治秩序与政治思想应该是统一的

B. 融合道家、法家主张和迷信思想丰富发展儒学

C. 新儒学从根本上放弃了“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

D. 强化君主专制的同时也主张限制君权过度膨胀

 

查看答案

董仲舒“一生最大的努力,是将先秦的各种不同学派糅合成一个相当庞大的学术系统,所有的先秦学术在他手上成为一个综合体。”材料中的“不同学派”包括:

①儒家

②法家

③道家

④兵家

⑤阴阳家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