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唐朝时刘晏长期掌管国家财政大权,为官廉洁,被称为“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的一代良相”...

唐朝时刘晏长期掌管国家财政大权,为官廉洁,被称为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的一代良相。据此判断,刘晏供职的部门应该是:

A. 尚书省    B. 中书省    C. 门下省    D. 直隶省

 

A 【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唐朝时刘晏长期掌管国家财政大权……“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的一代良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尚书省下辖六部,其中户部掌管国家财政大权,故刘晏供职的部门应该是尚书省,故A正确。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故B排除。门下省负责审核,故C排除。唐朝没有直隶省,故D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尚书省 【名师点睛】在唐朝,通过设三省,将宰相一分为三,实现了君权对相权的削弱;同时这种体制也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程式如下:中书省(政令草拟)→门下省(政令审批)→尚书省(行政执行,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国学大师钱穆在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说:“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这一制度指的是

A. 郡县制

B. 科举制

C. 行省制

D. 内阁制

 

查看答案

元初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元世祖采纳了此建议,设

A. 中朝

B. 三省制

C. 中书省

D. 都察院

 

查看答案

宋司马光谈到“凡择言事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爱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知晓治体”。这里的“言事官”是指

A. 丞相

B. 监察官

C. 内阁首辅

D. 军机大臣

 

查看答案

《新唐书·百官志》记载:“贞观初,岁定京官望高者二人,分校京官、外官考……中品以下,四考皆中中者,进一阶;一中上考,复进一阶……有下下考者,解任。”这一规定的直接影响是

A. 推动了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

B. 有利于提高官员的行政效率

C. 使名门望族成为最大受益者

D. 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央集权

 

查看答案

1870年,史皮尔在一书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材料所评论的是

A. 科举制

B. 郡国并行制

C. 三公九卿制

D. 三省六部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