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成祖时的内阁与清雍正帝时的军机处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最突出的是 A. 统领六部...

明成祖时的内阁与清雍正帝时的军机处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最突出的是

A. 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 参与决策,负责日常事务

C. 掌管军事,担任安全保卫

D. 参与政务,没有决策权力

 

D 【解析】本题考查内阁与军机处的职责。明废除丞相后由皇帝统领六部,故排除A项;内阁与军机处是为了加强皇权,但不参与决策,故排除B项;明内阁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对大臣奏章的批复意见(票拟),清朝雍正年间,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设立了军机处,军机大臣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不断扩大,可以参加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军政要务,但没有决策权,军国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决,排除C项;内阁与军机处可以参与机要政务,但决策权在皇帝手中,故选D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法律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重要价值。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先秦法家之崛起,是欲谋变法图强、以法治秩序替代传统礼治秩序的一次积极努力。如果抛开其中的专制主义等不良成分,其与时俱进的变革精神、按规则办事的理性精神和“大公无私”的正义主张在当下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法家的富强之路是建立在国富民穷、国强民弱的“零和博弈”之上的……法家“崇公抑私”的观念导致“公”对“私”的肆意侵吞和民众权益的极度萎缩。

——摘编自彭新武《法家精神:价值与缺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法家的治理主张。

材料二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诸子百家基于对人性、自然、社会及历史所作的不同的理论反省与思考,才提出各种不同的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方案和纲领的。而且,诸子百家思想学说的鲜明的多元特征与强烈的原创精神,对后来大一统王朝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三秦汉以后,儒家思想获得了统治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直到明清之际,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与儒家思想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比较重要的代表人物,如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二程和朱熹,明代的王守仁等等,贯穿这些思想家的一条主线,就是儒家思想学说日益走向哲理化的过程,宋明理学的出现标志着这一过程的完结。

——据《葛兆光谈“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这些思想家发展学术思想的共同宗旨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一宗旨的原因。

(3)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试从儒学自身角度分析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进的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韩非对于当世的君主有大旨如下的劝告:你们国弱的不是想强,国强的不是想更强,甚至用武力统一天下吗?这是无可非议的。不过大部分你们所采的手段,尤其是你们所认为最贤明的手段,尤其是儒家所进献的手段,若不是和你们的目的相反,便是离你们的目的很远。……不要把心放在贤人上!不要怕人不忠,怕人作弊,要设法使人不能不忠,不敢作弊!……只要出可靠的重赏,什么事也有人替你们做到。只要布置着无可逃避的重刑,什么弊也可以禁绝。……要使人民服从,与其用爱,不如用威。……臣之尊君至少应当比得上子之尊父。……所以“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黻《中国史纲》

(1)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韩非的主要思想,并指出韩非的思想主要来源。

材料二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学,是儒学的发展基地;齐地学术较为庞杂,阴阳五行学、道家之学、儒学都相当发达;楚国道家与辞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但以各地所出文化人才而论,则以关东的齐鲁三晋郑卫周等地最为兴盛。

——摘自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2)材料二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什么现象?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现象对中国古代学术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查看答案

工业化为人类提供了新的能源,并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一个国家的内地交通方面,人们从未见过任何革命能够比得上英国在几年时内所实现的那种革命。谷物、煤炭、各种货物的运输,几乎只需以前所用的马匹的半数。商业银行快了一倍以上,农业进步与商业进步并肩前进,一切都呈现繁荣的样子。我们的一切出产都增加了价值。作为这个大运动的枢纽的东西就是我们道路的改革。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

材料二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00年的1200万吨,进而上升到1861年的5700万吨。……在1850至1913年,硝酸盐、钾碱和过磷酸钙的产量从微不足道的数量分别上升到899800公吨(其中四分之三用于制肥料)、1348000公吨和16251213公吨。……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产品、也提供衣业产品的世界市场。加拿大的小麦、澳大利亚的羊肉、阿根延的牛肉和加利福尼亚的水果可在世界各地的市场中找到。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英国艺术家约瑟夫•特纳画出了汽车的速度。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音乐。………当那个时代最有发明才能的机械师布鲁内尔出现在他设计的英国桥梁的开幕式上时,乐队演奏:“好啊!英雄来了丨”

——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英国交通领域变革的历史背景及对英国社会的影响。

(2)据材料二、三,说明工业化对世界农业发展及能源利用的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人们对于工业化的态度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为人主者,予夺生杀,务当其义,若四时;列官置吏,必以其能,若五行;好仁恶戾,任德远刑,若阳阴;此之谓能配天。”该思想提出者是

A. 荀子    B. 韩非子    C. 秦始皇    D. 董仲舒

 

查看答案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经过改造,符合中央集权政治的需要,开始在中国社会中占据统治地位。西汉时期对儒家思想的改造表现为

A.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B. “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D.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