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汉武帝“更喜欢儒家的是‘三纲五伦说’”;朱熹...

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汉武帝“更喜欢儒家的是‘三纲五伦说’”朱熹在后世影响最大的著作是《家礼》并且在他及其他理学家的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劝孝文》《劝学文》《谕俗文》等。由此可见南宋与西汉相比在“三纲五常”方面的最大区别在于    

A.由服务于统治者到服务于民众

B.用理来论证其合理性

C.注重民族性格的培养

D.儒家伦理道德普及化、通俗化

 

D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朱熹在后世影响最大的著作是《家礼》,并且在他及其他理学家的影响下,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劝孝文》《劝学文》《谕俗文》等”的信息可以看出,南宋理学有利于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儒家伦理道德,有利于推动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故D项正确。理学的目的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等级秩序,A说法错误;BC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宋明理学 【名师点睛】宋明理学是儒家学说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关于宋明理学,常常考查理学代表人物的观点和对理学的评价。如“二程”认为理是万物之本源,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并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理学要求人们加强道德修养,重视气节,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起了重要作用,但理学压抑人性,阻碍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史记》记载:汉高祖刘邦母刘氏在人泽坡休息,梦中与神人相遇后怀有身孕,生刘邦:《明史》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出生时出现了红光满屋的怪异现象。这表明统治者的意图是(  )

A. 掩饰自己出身低微以取得上层支持

B. 宣扬迷信思想强化伦理纲常

C. 利用天人感应树立君主的政治权威

D. 干预史家对历史的客观记录

 

查看答案

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认为“君权神授”、黄宗羲则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A. 儒学思想家的观点前后矛盾

B. 三种主张都是社会转型时期的真实反映

C. 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D. 三种主张都发展了儒家学说

 

查看答案

“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义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使“儒家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

①孟子主张施行“仁政”

②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

③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④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上述材料表明

A. 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

B. 黄宗羲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基础

C. 王阳明思想主观激进

D. 李贽与梁启超谭嗣同主张民权共和

 

查看答案

明清思想家不同于前代思想家,下列反映了其突出的时代特征的是(  

A.黄宗羲提倡“法治”

B.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C.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