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

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上述材料表明

A. 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

B. 黄宗羲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基础

C. 王阳明思想主观激进

D. 李贽与梁启超谭嗣同主张民权共和

 

B 【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思想主张对晚清“民权共和”思想起到理论的先导作用,这种思想主张应当是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结合所学可知,B项符合题意,黄宗羲的思想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了基础。A项不符合史实;C项不能反映王阳明思想的特点,说法错误;D项李贽没有民权共和的主张;排除AC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黄宗羲的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清思想家不同于前代思想家,下列反映了其突出的时代特征的是(  

A.黄宗羲提倡“法治”

B.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C.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查看答案

王阳明说:“你来看花树,它才存在;你不去看,山中的花树就不存在。”王夫之却说:“浙江有座山,我没有去过那山,就说那山不存在吗?”二者观点的本质区别是

A. 唯心思想与唯物思想的交锋

B. 心学与经世致用思想的交锋

C. 不同阶段学术思想的交锋

D. 以什么样的方式维护统治的交锋

 

查看答案

柔仁好儒的太子认为汉宣帝(汉武帝曾孙)持刑太过,宜用儒生,却遭到训斥, 汉家自有制度奈何纯任德教。这主要反映了

A. 汉家制度往往用儒学包装法治思想

B. 儒学教育更加官方化和制度化

C. 汉宣帝不再以儒学作为正统思想

D. 汉宣帝时儒生地位一落千丈

 

查看答案

在君民关系上,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董仲舒主张“近古限民名田,以澹不长,塞并兼之路。盐铁皆归于民。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然后可善治也”。据此推断董仲舒

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

B.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

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

 

查看答案

孔子曰: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由此可知,两者都(    )

A. 体现了蔑视天地的无畏精神

B. 认为自然存在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 认为自然是可以被人认识的

D. 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