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1921年中国对外贸易情况(单位:百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12—1921年中国对外贸易情况(单位:百万海关银两)。

年份

进口额

出口额

入超额

年份

进口额

出口额

入超额

1912

473

371

102

1917

550

463

87

1913

570

403

167

1918

555

486

69

1914

569

356

213

1919

647

631

16

1915

454

419

35

1920

762

542

220

1916

516

482

34

1921

906

601

305

 

材料二已经垄断中国卷烟市场的英美跨国公司——英美烟草公司,多方谋划“把南洋公司打垮”。1919年5月,它诬称南洋公司为“日资”,其产品为“日货”,大造舆论,并买通北洋政府官员下令其停业。南洋公司认识到“若屈降外人,则公司必将衰败”。因此,它联合各界奋起抗争,终于得以重新开业。

材料三宋子文对简照南、简玉阶的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垂涎已久。1936年3月,宋子文乘南洋公司资金困难之机,低价收买股票20万股,占南洋公司股票总额的一半。当时南洋股票面额15元,市价7—8元,而宋子文只以5元钱收买,从而控制了这家中国最大的民营烟草公司。

(1)材料一中1912—1921年中国外贸进出口额的变化反映了一战期间和一战后中国对外贸易的何种现状?

(2)材料二中,南洋公司与英美烟草公司的斗争说明了什么问题?材料三中,南洋公司的最终命运怎样?

(3)根据材料二、三说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有哪些。

 

(1)一战期间,列强对中国的出口量有所减少;中国的出口量略有增加,因而入超数额明显减少。一战结束,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中国的入超又迅速大幅度增加。 (2)外国侵略(或帝国主义)势力要继续控制中国市场,民族资产阶级具有反帝爱国的积极性。命运:被官僚资本家吞噬。 (3)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解析】依据材料一中表格信息一战期间从“出口量和进口量”比较回答,一战后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角度回答入超的出现原因。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中“它联合各界奋起抗争”从帝国主义控制中国市场以及民族资产阶级立场的角度回答;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三中“宋子文对简照南、简玉阶的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垂涎已久”从官僚资本压榨的角度思考回答。 结合所学从民族资本主义受到的三座大山思考回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代曾以农耕经济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但明清以来,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中,中国却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阅读下列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

材料二世界著名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认为:“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中国无疑是世界上经济最先进的地区。自11世纪和12世纪的宋代以来,中国的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等方面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方。”

材料三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印局、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是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它们的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论明清的金融机构》

(1)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显著特点。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特点的主要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经济在“工业化、商业化、货币化”方面超越前代乃至世界的地方。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中国的金融创新为什么“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查看答案

1960年代,有人谴责美国“以一钱不值的废纸掠夺其他国家和民族的资源和工厂”。这主要是针对

A. 马歇尔计划

B. 布雷顿森林体系

C. 北美自由贸易区

D. 关贸总协定

 

查看答案

世界经济领域中的许多问题,如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竞争政策和环境等,总是先出现在区域协议之中,而后才被引人WTO多边贸易谈判。这表明

A. 区域化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

B. 区域化推动了全球化

C. WTO与区域经济集团目标一致

D. WTO在处理经济问题方面不具有引领性

 

查看答案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先后有多位领导人进行改革,有人评价其中某位领导人“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这位领导人是

A. 赫鲁晓夫

B. 勃列日涅夫

C. 戈尔巴乔夫

D. 叶利钦

 

查看答案

赫鲁晓夫改革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点,推行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同时,对工业也施行”手术”。此“手术”与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有异曲同工之妙,它是

A. 建立经济特区

B. 努力发展重工业

C. 增强企业活力

D.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