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先后有多位领导人进行改革,有人评价其中某位领导人“改革的手术刀...

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先后有多位领导人进行改革,有人评价其中某位领导人“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这位领导人是

A. 赫鲁晓夫

B. 勃列日涅夫

C. 戈尔巴乔夫

D. 叶利钦

 

C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理解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改革的手术刀”、“挥向了党的脖子”,可知指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道路,加速了苏联的解体,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所示改革家在斯大林之后,但不符合题干的描述,排除;B项所示改革家的改革没有背离社会主义道路,排除;叶利钦是俄罗斯的领导人,与题干“苏联领导人”不符,排除D。故选C。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戈尔巴乔夫改革·概况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赫鲁晓夫改革把农业作为改革的突破点,推行一系列发展农业的措施,同时,对工业也施行”手术”。此“手术”与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有异曲同工之妙,它是

A. 建立经济特区

B. 努力发展重工业

C. 增强企业活力

D.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查看答案

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有人对列宁说:“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商品经济,走向社会主义。但实际情况表明,必须发展商品经济。”此后,苏维埃政权

A. 采取余粮收集制

B. 建立战时经济体制

C. 实施新经济政策

D. 颁布新的土地法令

 

查看答案

1929年至1933年,胡佛政府修建了37000英里公路,公园面积增长了40%,森林面积增加了250英亩,并从1931年开始修建著名的胡佛水坝工程。这说明胡佛总统

A. 在一定程度上干预了社会经济

B. 帮助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困境

C. 过度开支加剧了国家经济困难

D. 完全放弃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查看答案

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他们今天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须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A. 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 调节农业生产

C. 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 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查看答案

二战后,西北欧国家盛行一种“生产中的资本主义,分配中的社会主义”。其中“社会主义”具体是指

A. 福利制度

B. 自由主义

C. 凯恩斯主义

D. 经济计划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