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二战后,西北欧国家盛行一种“生产中的资本主义,分配中的社会主义”。其中“社会主义...

二战后,西北欧国家盛行一种“生产中的资本主义,分配中的社会主义”。其中“社会主义”具体是指

A. 福利制度

B. 自由主义

C. 凯恩斯主义

D. 经济计划

 

A 【解析】“分配中的社会主义”指分配中注意公平正义,福利制度是国家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二战后西欧国家大都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福利制度是其内容之一,故A正确。BC与社会主义无关;资本主义生产以市场经济为主,排除D。 点睛:二战后,资本主义获得飞速发展,同时,贫富差距扩大,社会问题较严重。为解决社会问题,资本主义国家普遍进行调整,使“福利国家”发展起来,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经济安全。也就是材料中所说的“社会主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材料所述的积极影响,它的直接推动因素是

A. 新航路开辟

B. 早期殖民扩张

C.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18世纪60年代以前,荷兰人是在华最大的茶叶经销商。1765年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购买的茶叶基本占中国出口货物的50%以上,19世纪后这个比例超过90%。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收复台湾后荷兰失去对华贸易的基地

B. 英国订单使大清政府鼓励商人与其贸易

C. 英国率先打开中国大门拥有贸易优势

D. 荷兰海上霸权丧失贸易遭受英国排挤

 

查看答案

1883年,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一项技术革命,并预见其深远意义,认为这一技术将“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而且最终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该项技术革命是

A. 蒸汽机的改良

B. 电力技术革命

C. 内燃机的发明

D. 通信技术发明

 

查看答案

1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 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B. 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

C. 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

D. 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

 

查看答案

1872年《申报》报道:“妇人女子原宜深藏闺阁,不令轻见男子之面……乃上海地方妇女之蹀躞(diéxiè小步走的样子)街头者不知凡几,途间或遇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暄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日甚一日,莫能禁止。”对该报道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A. 女子社会地位得到一定提升

B. 妇女在近代得到解放

C. 报道不符实际,《申报》主要报道政治新闻

D. 反映出封建礼教受到很大冲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