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西人光...

1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 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B. 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

C. 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

D. 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

 

D 【解析】试题分析:本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明显反映的是对西方舞会的认同态度。A项说法过于绝对;材料只是上海各家报纸评论,不能反映B项;中西方文化是可以相互交融的,C项说法错误。所以答案选D。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西方生活方式在中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872年《申报》报道:“妇人女子原宜深藏闺阁,不令轻见男子之面……乃上海地方妇女之蹀躞(diéxiè小步走的样子)街头者不知凡几,途间或遇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暄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日甚一日,莫能禁止。”对该报道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A. 女子社会地位得到一定提升

B. 妇女在近代得到解放

C. 报道不符实际,《申报》主要报道政治新闻

D. 反映出封建礼教受到很大冲击

 

查看答案

徐志摩在一首诗中写道:“匆匆匆!催催催!一卷烟,一片山,几点云影;一道水,一条桥,一枝橹声;一林松,一丛竹,红叶纷纷。”“催催催!是车轮还是光阴。”诗人在这首诗中描写的交通工具应该是

A. 公共汽车

B. 飞机

C. 火车

D. 轮船

 

查看答案

邓小平曾公开评价某次会议,“虽然过去我们已经进行了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但是我们仍然有足够的理由说,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这次会议是

A. 中共八大

B.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 中共十二大

D. 中共十四大

 

查看答案

“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A.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查看答案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流行词语。下列流行词语与时间对应不正确的是

A. 大跃进——20世纪50年代

B. 市场经济——20世纪60年代

C. 个体户——20世纪80年代

D. 网民——21世纪初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