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他们今天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

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他们今天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须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

A. 整顿银行,统制货币

B. 调节农业生产

C. 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

D. 降低生活用品价格

 

C 【解析】试题分析:该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并加以分析理解的能力。材料中罗斯福的意思是要提高低收入工人的购买力,使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依据相关史实,罗斯福采取了以工代赈,提高工人待遇的措施,以提高工人的购买力,故C项符合题意。 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罗斯福新政·以工代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战后,西北欧国家盛行一种“生产中的资本主义,分配中的社会主义”。其中“社会主义”具体是指

A. 福利制度

B. 自由主义

C. 凯恩斯主义

D. 经济计划

 

查看答案

“管理的集中,以保证少数上层领导人大权独揽来维持规定的价格标准;消除竞争,以杜绝外国竞争的保护关税来保证在市场上的稳固地位;以较少数企业、但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方法,来实现生产效率的提高。”材料所述的积极影响,它的直接推动因素是

A. 新航路开辟

B. 早期殖民扩张

C. 第一次工业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查看答案

18世纪60年代以前,荷兰人是在华最大的茶叶经销商。1765年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购买的茶叶基本占中国出口货物的50%以上,19世纪后这个比例超过90%。这一变化反映了

A. 收复台湾后荷兰失去对华贸易的基地

B. 英国订单使大清政府鼓励商人与其贸易

C. 英国率先打开中国大门拥有贸易优势

D. 荷兰海上霸权丧失贸易遭受英国排挤

 

查看答案

1883年,恩格斯曾高度评价一项技术革命,并预见其深远意义,认为这一技术将“使工业几乎彻底摆脱地方条件所规定的一切界限,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而且最终成为消除城乡对立的最强有力的杠杆。”该项技术革命是

A. 蒸汽机的改良

B. 电力技术革命

C. 内燃机的发明

D. 通信技术发明

 

查看答案

1897年,上海举办了中国国内的首次大型舞会。对此,上海各家报纸评论说:“西人光明磊落,脱略为怀,虽男女聚会跳舞,乐而不淫,与中国之烧香赛会,男女混杂,大有天壤之别。”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A. 人们基本上接受了西方的生活方式

B. 政府公开赞成西方生活方式的推广

C. 西方舞会娱乐与传统习俗无法融合

D. 开明人士已经能认同西方生活方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