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18年4月,列宁曾说:“有人在这里说,不向资产阶级学习也能够实现社会主义,我...

1918年4月,列宁曾说:“有人在这里说,不向资产阶级学习也能够实现社会主义,我认为,这是中非洲居民的心理。我们不能设想,除了建立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对于列宁的这种说法,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 苏俄中央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存在分歧

B. 列宁主张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文化

C. 列宁提出该观点是在三年国内战争期间

D. 苏俄新经济政策带来国民经济恢复

 

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可以从时间下手。据材料“有人在这里说,不向资产阶级学习也能够实现社会主义”和“我们不能设想,除了建立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可知苏俄中央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存在分歧,故 A 项正确,不符合 题意;据材料“我们不能设想,除了建立庞大的资本主义文化所获得的一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的社会主义,还有别的什么社会主义”可知列宁主张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文化,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苏俄三年国内战争是 1918—1920 年,苏维埃俄国同国内反革命势力和外国武装干涉者进行的战争,与材料时间相符,故 C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新经济政策是 1921年3月,苏俄取代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开始实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的经济政策,与材料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符合题意。 考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发生在1920年苏俄的现象有

A. 私营企业纷纷涌现

B. 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扩大

C. 政府禁止买卖粮食

D. 农民积极参加农业集体化运动

 

查看答案

列宁在致全俄粮食工作会议主席团的信中说:“与饥饿作斗争的战线的重要性仅次于军事战线,它向你们提出一系列新的任务,不完成这些任务,就不能进一步巩固工农政权,也不能完成当前迫切的经济建设任务。”列宁旨在

A. 批评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激进主张

B. 重申实行粮食税的重要性

C. 强调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

D. 说明政权需要工农兵支持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人才的选拔。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汉武帝时,只叫地方长官每年要选举些孝子廉吏,但后来孝廉充斥仕途,别的进仕之路都为之阻塞了,于是大家都争要为孝廉。本来所谓孝廉,一种是孝子,另一种是廉吏。后来规定每郡满二十万户口的只能举一个,如是则孝廉不分,仅成一个参政入仕的资格而已。后来又请托舞弊,逼得朝廷于察举孝廉后再加上一番考试。如是则全失却原来察举孝廉之用意。从此以后,无论选举或考试,都是分区定额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和经济文化进步的地区,都一样照人口比例来考选。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科举制大事年表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汉代选官制的依据和方式前后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晋时期选官依据与汉代有何不同。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科举制演变的基本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中国人才选拔制度的基本认识。

 

查看答案

《南齐书·孔稚珪传》云:“所奏缪允者,宜写律上,国学置律学助教,依《五经》例,国子生有欲读者,策试上过高第,即便擢用,使处法职,以劝士流。”由此可知南朝时期

A. 已经不再推行九品中正制度

B. 出现考试选官的科举制

C. 世家大族已失去选官垄断权

D. 可以通过学校试经入仕

 

查看答案

《元史》记载:“行中书省……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对材料中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 元朝设立行省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边疆地区

B. 中统、至元年间,行省正式成为常设机构

C. “都省”指中书省,“省官”指地方行省的长官

D. 行省长官掌管地方军事、财政、行政等大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