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67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一些做法被诬为“二月逆流”,因为这些革命家 A. 反对...

1967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一些做法被诬为“二月逆流”,因为这些革命家

A. 反对毛泽东思想    B. 批评“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做法    C. 批判刘少奇    D. 拥护“文化大革命”

 

B 【解析】1967 年 2 月前后,老一辈革命家在不同的会议上对“ 文化大革命” 的错误做法提出了强烈批评,被诬为“ 二月逆流”,受到压制和打击,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60年底,毛泽东针对造成当时经济困难的原因明确提到“人祸”的问题,并且明确指出:这人祸不是敌人造成的,而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人祸”是指

A. 长期战争的破坏

B. 混进党内的阶级敌人的破坏

C. 经济建设上的“左”倾错误

D. 帝国主义国家的包围、封锁、禁运

 

查看答案

下图这部大型文献纪录片的广告词:吹响彻底推翻“封建大山”的战斗号角,敲响埋葬中国几千年封建剥削制度的丧钟。在这部纪录片中我们会看到中国几千年封建剥削制度“埋葬”完毕是在

A. 1949年    B. 1950年    C. 1952年    D. 1956年

 

查看答案

小亮的爷爷今年已经80多岁了。在六一儿童节时,他给小亮和同学们讲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发生在60多年前的战斗故事。那是一次空前惨烈的战役,他们给予了美国侵略军沉重的打击,但是也失去了最好的战友黄继光。那次战役是

A. 上甘岭战役    B. 百团大战    C. 淮海战役    D. 台儿庄战役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新政的实施过程中,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彼此制衡的宪政原则产生了理念、技术层面、甚至是结构上的重要变化。……通过新政,总统的行政权力通过“紧急状态”发挥了更加自由的、合法化的运用;罗斯福积极干预甚至控制立法,频繁使用否决权,几乎“扮演着议长的角色”国会作为立法机构一方面由于行政权力的增强,另一方面因为特定条件下的社会压力和民心所向,其独立性有所减弱。比如,在1933年到1943年之间国会通过的重大立法,几乎都不是国会创始的;最高法院的功能也因顺应时代要求和舆论氛围,更多地从客观现实需要而不是传统的“法理”出发来掣时行政权和立法权:在对联邦主义的诠释上、在处理联邦与州的关系时,开始更多地倾向于联邦政府。

——陈其《全面理解和把握历史事件和现象——以“罗斯福新政”为例》

材料二美国各级政府总收入占GDP的比重在1900年大约为7%,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支出比例为3:1:6。1932年各级政府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7%,三级政府支出比例为3:2:5。新政扩大了政府在经济社会事务中的职能,政府收入相应扩大,1938年各级政府总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0%,三级政府的支出比例为4:2:4。

其后的几十年中,政府职能不断扩大,联邦政府职能不断加强,到共和党总统里根执政的最后一年即1988年,美国政府收入和支出占GDP的比例分别达到34.8%和37.6%,三级政府的支出比例大致为6:2:2。其后政府收入和支出占GDP的比例一直保持在33%-37%之间,三级政府支出比例大致为5:2.5:2.5。

——高世楫张军扩《罗斯福新政及对中国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斯福新政使美国的国家权力结构和政府的职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认识这些变化?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人类创造文明财富的重大特征之一是它的共享性。通过交流和传播,一个民族、国家或地区的发明创造往往成为各族人民、乃至人类共享的财富。另一个特征是,从全球范围来看,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地区永远是施惠者;同样,也不会有一个地区永远处于受患者地位。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相关的历史史实,加以论述(至少两个史实)。

(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