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表是秦始皇时期所任丞相的情况,此表反映了秦朝 姓名 籍贯 任相时间 位序 吕不...

下表是秦始皇时期所任丞相的情况,此表反映了秦朝

姓名

籍贯

任相时间

位序

吕不韦

濮阳

庄襄王元年至始皇十年

昌平君

始皇元年至二十一年

隗壮

始皇二十一年至三十四年

王绾

始皇二十一年至三十四年

冯去疾

韩上党

始皇三十四年至始皇三十七年

李斯

楚上蔡

始皇三十四年至始皇三十七年

 

 

A. 注重实效和利益的功利主义    B. 以地域划分进行管理与统治

C. 丞相协助天子处理国家政务    D. 大事上存在明显的制度局限

 

A 【解析】材料只是涉及丞相的籍贯和任职年限,和以地域划分进行管理与统治无关,排除B;C只是涉及丞相的职权,和题意无关,排除;材料和丞相制度的局限性无关,排除D。材料表明秦始皇大致同时设左右丞相,互相牵制,体现了注重实效和利益的功利主义,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对峙是为了争夺霸权.每一方都认为对方威胁到己方。西方盟国以条约组织包围了苏联阵营;苏联则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养革命的盟友。苏联领导人忽而表现为防御性的焦虑,忽而流露出攻击性的霸气。赫鲁晓夫时不时威胁发动核战以恫吓世界,旨在吓阻西方的入侵。其中一次的危机就是古巴导弹危机,但是危机最后双方都各退一步。

——菲利普·费尔《世界:一部历史》

材料二……法国的安全完全依赖她(美国)的保护。这种说法出自统舍的姿态,自动地把服从美国的权势视为当然。这就是所谓超乎国家的欧洲之理念,在这个构想下,法国就消失了。一个没有政治实体、没有经济动力、没有防卫能力的欧洲,因而在面对苏联集团时,注定成为那个自身有政策、经济和国防的强大的西方国家——美利坚合众国的附庸。

——基辛格《大外交》

材料三1964年1月27日,法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中法同时发布联合公报,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商定在3个月内任命大使。”法’国成为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

——摘自《中法关系大事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美苏冷战形势不断加剧的因素,并简述美苏对峙对世界局势产生的主要影响。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法建立外交关系的背景,并分析其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央政府有逐步集权的倾向,这从某一方面讲是好的,一个国家该要有一个凝固的中央。政治进步,政权自然集中,任何国家都走这条路。开始是封建,四分五裂,慢慢地就统一集中。然而自汉迄唐,就已有过于集权之势。到宋、明、清三朝,尤其是逐步集权,结果使地方政治一天天地衰落。……地方官一天天没有地位,地方政治也一天天没有起色,全部归属到中央,这不是一好现象。

——摘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制度建设与社会进步”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界爱国人士在抗日爱国思想支配下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作为民众自发的抗日领导组织。深刻认识到民族危在旦夕的东北民众与东北官兵,纷纷组织起“义勇军”、“自卫军”、“救国军”、“大刀会”等(统称为抗日义勇军),高举起抗日义旗,奋起自卫。其燎原之火使得工人、农民、商人、爱国知识分子、爱国富商乃至地主胡匪都参加到自发的抗日斗争中。据不完全统计,至1932年初,聚集的抵抗人数约50余万人,如果包含各阶层利用各种方式进行抗日斗争的则达百余万人。

——摘编自《从东北抗日义勇军兴衰看其斗争特点》

材料二在中共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各地工农群众的声援下,不到两年时间,中共满洲省委在东满、南满、吉东、北满等地创建了十几支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在东北迅速形成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为骨干的人民革命军。至1933年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各地游击队成为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主要力量。到1937年秋,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到10个军、1个独立师,共3万余人,开辟了东南满、吉东、北满三大游击区,在南起长白山,北抵小兴安岭,东起乌苏里江,西至辽河东岸的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搞编自《抗战时期中共对东北的经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北抗日义勇军兴起的特点,并分析其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北抗日形势发生的变化,并分析中国人民在东北坚持抗战的意义。

 

查看答案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欧洲(西欧)不再是世界棋盘上的一个卒子”。为了摆脱“卒子”的地位,二战后西欧

A. 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 接受马歇尔计划

C. 签署《关税贸易总协定》    D. 成立欧洲共同体

 

查看答案

下表所示为20世纪50~90年代中美苏日四国关系的演进,该演进历程反映了

A. 四国关系变化决定国际政治格局的趋势

B. 意识形态的分歧主导了亚太地区的局势

C. 国家利益的角逐影响着国际关系的变化

D. 美苏争霸左右着亚太地区政治格局走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