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林甘泉发现古籍中没有秦朝授予某人“太尉”之职的记载,他认为:“应当相信,秦代官制是有‘太尉’一职的,并因此而达到削弱丞相军权的目的……但实际上太尉一职并未委派给任何人。”这说明
A. 秦设“太尉”官职只是后人的猜测 B. 秦朝为提高行政效率废除“太尉”
C. “太尉”设与不授服务于皇权需要 D. 秦统一六国后已无设“太尉”必要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写道:“大黄金时代中的平民却可重新获得知识技能,爬到贵族地位,担任政府官员和累积财富。”这种变化产生的政治背景是
A. 分封制度确立 B. 贵族政治没落
C. 铁犁牛耕的推广 D. 九品中正制的兴盛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47年开始,美英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持德国经济恢复,并宣称即使法国反对,它们也要干下去。1949年到1950年初,当法国谋求继续控制德国的萨尔地区时,西德出现了强烈的抗议浪潮,法德关系陷入危机。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法国舆论认为北约包含着西德重新武装,就如鸡蛋中包含着胚胎一样。
1950年法国外交官莫内告诉外长舒曼:“和平只能建立在相互平等的基础上。1919年我们缺少和平,是因为我们实行歧视他人的高人一等的政策。我们目前正在犯同样的错误。在德国问题上,应考虑把鲁尔的煤钢资源置于欧洲权力机构领导和管理之下,欧洲各国都把一部分主权交给一种‘中央联盟’似的机构,以建立巨大的欧洲市场和阻止民族主义势力重新抬头。”按照这样的思路,莫内在1950年4月份同他的助手起草了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建议。1951年4月,六国签署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对德政策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法国外交官们的贡献。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九一八”事变以后,东北沦陷,以旧军队为基础自发组建了东北抗日义勇军,它的领导人物大多数都是一些旧军官,部队成分比较复杂,有的组织纪律不严,往往抗敌不足,扰民有余。义勇军人数最多时曾达三十余万,活动几遍于东北全境。但为时仅年余,先后失败。尽管国民党政府执行不抵抗和不援助的政策,东北义勇军在装备、训练各方面相形见拙的情势之下,仍然不顾一切,以血肉之躯与敌人相拼,这种爱国精神,是永远值得敬佩的
——郝银侠《东北抗日义勇军失败之原因分析》
材料二东北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它开始最早,坚持的时间最长,进行的斗争极端艰苦卓绝,创造了战争史上的奇观,谱写了中华民族的正气歌,为中国抗日战争、国际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具有独特的历史地位与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马沈《论东北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与作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北抗日义勇军失败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北抗日战争的历史地位。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1883年,德国制定了《疾病社会保险法》,标志着德国法定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德国的医疗保险现已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
在德国,医疗保险制度是由法定医疗保险、私人保险以及法定护理保险组成。法定医疗保险属于强制性保险,其覆盖面达全国人口的90%以上。1925年,私人医疗保险开始迅速发展,主要投保对象是没有参加法定医疗保险的人群。同时,德国政府注重“有管理的竞争”的理念,这样患者就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据统计,德国男性平均寿命为72.7岁,女性为79.0岁。但是,社会福利立法却对长时间在私人医疗保险公司投保、岁数比较大的群体采取了一定的限制措施,以增加他们转为法定医疗保险的难度。这些现象的存在就表现出对互助原则的损害。
——摘编自陈成武《德国医疗保障制度及其改革探索》
(1)根据材料,概括德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德国医疗保障制度改革。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5世纪前期,英国贵族地主、乡绅们不满足于固定地租的收入,纷纷用强制手段不断圈占土地,进而把农民从传统的份地上驱赶出去,然后把土地集中起来,圈围成牧场。由于农业改良,1760—1815年英国农业产量增长了50%。在耕作中开始使用人造肥料和播种机,大规模地实施土壤改良、土地轮种、农田基本建设、农具改良、播种机代替人工撒播等措施。
空想社会主义者莫尔认为:羊是温顺的动物,在英国这个奇异的国度里,羊能吃人。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史》中说:世界没有任何地方,是由资本主义生产这样毫无怜惜地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从这一点上看,英国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说英国圈地运动“实现了把贵族从传统的从业中解放,农民从土地上解放
——摘编自《社会转型时期中西封建土地制度状况及影响比较》等
评材料中关于英国圈地运动的观点。
(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观点展开评论,或提出其他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