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中有一段文字“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中有一段文字“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称颂的是

A.曹魏马钧改进的翻车       B.蜀汉治理四川有成效

C.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D.都江堰的兴修之功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蜀志》”中的蜀都是指四川,“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当然是称颂李冰在四川修建的都江堰的巨大功劳。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都江堰的兴修之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史记·货殖列传》引用了当时两句谚语说:“百里不贩樵(柴),千里不贩籴(dí,粮)。”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柴火粮食市场供应充足    B. 百姓普遍视商业为末业

C. 全国性大市场尚未形成    D. 谚语不能反映社会经济

 

查看答案

历史图片被称为“凝固的历史”,关于下列图片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图1反映了商朝青铜铸造的高超工艺

B. 图2可作为汉代棉纺织业高超工艺的实物证据

C. 图3反映了东汉时地方政府对灌溉工具的重视

D. 图4在秦始皇时确立为全国统一流通的钱币

 

查看答案

商鞅变法时明确以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此后中国古代统治者长期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其根本原因是

A. 适应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    B. 中国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 中国人口多,吃饭是首要问题    D. 封建统治者大多是农民出身

 

查看答案

古代中国有诗云,“昼出耕田夜绩麻(‘绩麻’意为把麻搓成线),村庄儿女各当家。”这反映了

A. 农村灌溉方式的变化    B.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C. 家庭手工业艰难经营    D.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春、夏、秋、冬”四个字的甲骨文写法及寓意如图所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A.甲骨文主要记载农业活动B.中国原始农业起于商朝

C.商朝时期已有了四季之分D.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