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商鞅变法时明确以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此后中国古代统治者长期实行重农抑...

商鞅变法时明确以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此后中国古代统治者长期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其根本原因是

A. 适应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需要    B. 中国有重视农业的优良传统

C. 中国人口多,吃饭是首要问题    D. 封建统治者大多是农民出身

 

A 【解析】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以农业为“本业”,表明重视农业,实行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的根源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故A正确;BC项不是根本原因;重农抑商政策与封建统治者大多是农民出身无关,排除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代中国有诗云,“昼出耕田夜绩麻(‘绩麻’意为把麻搓成线),村庄儿女各当家。”这反映了

A. 农村灌溉方式的变化    B.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C. 家庭手工业艰难经营    D. 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

 

查看答案

“春、夏、秋、冬”四个字的甲骨文写法及寓意如图所示,由此我们可以断定(  

A.甲骨文主要记载农业活动B.中国原始农业起于商朝

C.商朝时期已有了四季之分D.农业活动是文字产生根

 

查看答案

现代化是世界各国努力追求的方向,但各国经济发展模式却不尽相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0到1940年,很多西方经济学家开始研究苏联……我相信思想界、学术界对于苏联模式的推崇可能是“主流”。波兰经济学家兰格甚至认为苏联的经济体制可能会取代市场而做得更好。

——《张军谈1929:危机经济学的诞生》

材料二1929年以后,国民政府通过与列强的交涉,实现了关税自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成为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以事关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业而言,由于有了较为长期的发展规划,并设置了像资源委员会这样的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发展最为迅速。

——步平、荣维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全史》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苏联模式”的名称,并从该模式的弊端角度分析其没有成为“主流”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中国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各国经济发展的模式,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33年5月12日,(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调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价格,解决农副产品过剩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和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贴。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许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二1933年5月,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1935年8月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改变了过去由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了美国的“福利主义”实验。

——陈庆军《世界近代现代史精要》

材料三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指罗斯福)挽救了市场经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共同影响经济,市场的作用和政府的作用同时得以发挥。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说明美国社会福利改革的主要方式和积极意义。

(3)材料三中“市场经济的新模式”的前提条件是什么?简要概括其主要影响。

 

查看答案

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于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大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开放发展”的口号,这是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话语权的关键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五年计划”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请指出“一五”计划的特点。

(2)中国当代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经济体制的改革。请指出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3)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该格局的特点是什么?

(4)改革开放以来在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历程中,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十五大作出了哪些重大的决定?

(5)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宏伟历程,你认为取得成功的经验是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