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善为国者,仓凛虽满,不偷于农;……民之内事,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善为国者,仓凛虽满,不偷于农;……民之内事,莫苦于农,故轻治不可以使之。奚谓轻治?其农贫而商富,故其食贱者钱重,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未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必乱国祸民。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 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然则商贾少。则民不得无田,无田不得不易其食。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则事者众。食贵,朵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矣。

——节选《商子·外内第二十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商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

材料二  1978年,安徽、四川一些农民,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农业生产责任制。这种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克服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极大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这种生产责任制的经营方式得到中央的肯定,经过理论的创新,最终形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久,在全国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 农业的发展和农村市场化政策的逐步实行,使得农村非农就业机会增加,劳动力加速从种植业向非农产业转移。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

材料三  1933年5月,政府同农场主签订了大量减少耕地面积的合同,并销毁小麦、马铃薯和牛奶等农枚产品,屠杀猪、牛、羊等牲畜,在西部和南部共毁掉1000 万英亩的棉田,屠宰了二十多万头大猪和六百多万头小猪。

——刘绪贻《罗福斯“新政”的农业政策》

 

——《中国农业改革发展的趋势计策略》

(3)根据材料三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美关于农业改革的不同点。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1)从事农业辛苦,回报不高;商业利润高,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农业税收是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商业人口流动性大,不利于社会稳定。(4分) (2)过程:从实践到理论、从局部到全国。方式:自下而上的摸索到自上而下的推广; 领域:由农业到乡镇企业和其他非农企业。(3分) (3)不同点:美国农业产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农产品生产相对过剩,中国农业陷入严重困境,粮食生产严重不足;美国主要是通过减耕减产,防止农产品过剩;中国通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从而提高粮食产量;美国是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改革,中国实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的改革;美国通过加强政府对农业的管理进行改革,中国通过扩大农民生产的自主性进行改革。等等(任意三点,3分) 认识:无农不稳,重视农业;经济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和现实的需要不断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等等(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未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必乱国祸民”“食贵,朵食不利,而又加重征”等进行归纳总结即可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的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难度系数不大。依据材料中的信息来归纳总结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可以从过程、方式以及领域进行回答即可得出:过程是从实践到理论、从局部到全国。方式是摸索到推广;领域是由农业到乡镇企业和其他非农企业。 (3)本题考查学生关于中美农业改革不同点的认识。回答第一小问是要注意题干给的时间,在联合当时的史实,可以从背景、过程、方式和实质几个方面去回答这个问题。第二小问属于开放性试题,难度不大,从以上材料对农业的重视以及调整政策来看,可以回答出无农不稳,重视农业;经济政策的制定要符合国情和现实的需要不断改革,促进经济发展等等。 考点:中国古代经济结构的特点·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名师点睛】创设新情境,挖掘新史料重新认识和解读历史是当下高考命题方式的主流方向和趋势,而图 片和图表信息的解读即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在解读图片和图表信息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准确识别图中的信息,其二注意图中材料的来源或出处,最后就是要仔细观察图中是否有时间线索,只要 有时间提示就为解题提供了较多的历史背景知识,因此一定要对此多加留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政策,然而中国古代商业在特定时期仍取得长足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随着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人势力迅速膨胀„„严重影响中央财政收入。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令“初算缗钱”,向工商业主、高利贷者征收资产税,并处罚隐瞒资产或申报不实者。后又下令“告缗”,鼓励民众告发不如实申报的商人,结果“商贾中家以上大氐破”。

——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

材料二  (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宜令诸路转运使……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宋代的“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

——马端临《文献通考》等

(1)结合材料一、二,概括宋代商业与汉代商业相比有何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在商业市场上的新变化。

材料三  明朝中后期,随着江南经济的发展,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市镇逐渐兴起.到万历以后,其市镇总数不下200个,其中规模大、功能全的镇至少有16个。这些市镇之间的距离大体在10~30 里之内,一般最大距离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路程.在每个市镇的周围,都有密集的从事小商品生产的村坊和初级集市环绕,这些市镇作为商品集镇,形成一个以水路舟行为基本交通脉络的网状结构。

——摘编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2)据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朝商业发展的新气象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及条件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有利于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查看答案

自古以来,世界各国都注重对权力的监察制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  古希腊雅典的监察制度赋予公民很大的监督权,在其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雅典并没有独立的专门检察机关出现,在监察体制上呈现着一种多元化的局面。

(1)根据材料一的具体表现,指出希腊国家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监察制度并结合中国古代历史写出两个中国古代的监察机构或官职。

材料二  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各国的国会或议会都曾取得过“至高无上”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利。不论是共和制还是君主立宪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精髓都是使权力分散,以达到权力间相互制约的目的。因此,各国的议会或国会不但拥有立法权,而且拥有对政府进行监督的权力,结果造成议会权力膨胀,政府权力姜缩的状况。

(2)根据材料二,指出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征。以美国为例说明美国的民主政治如何体现了从中央到地方对权力的监察和制约的。

材料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除立法权外,还有非常广泛的监督权。……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都建立了与此类似的监察机关和监察制度。这种新型的行政监察制度,如果纯从政治制度演进的角度而言,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监察制度的一大进步。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民国监察制度的新发现,并说明民国时期监察制度的积极意义。

 

查看答案

邓小平说,我们的同志就是怕引来坏的东西,最担心的是会不会变成资本主义……无论怎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得益处的大头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这一讲话应该出现于(    )

A.改革开放大幕拉开之际         B.浦东开放与开放之时  

C. “南方谈话”发表之后         D.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

 

查看答案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决定了的。但是决不可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的生产。”这一重要认识提出的背景是(   

A.农、轻、重的比例严重失调 

B.吸取了赫鲁晓夫改革失败教训

C.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

D. “一五”计划各项指标超额完成

 

查看答案

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 )

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

A. 1946 1949       B. 1952 1956

C . 1966 1976       D. 1978 1982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