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

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如内蒙古、广西、云南,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联邦制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       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       周恩来讲话是要实行区域自治政策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③④

 

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这对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都很不利,所以我们不采取这种办法。而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联邦制是不利于民族团结和发展的,故①正确;民族聚居区都是要实行民族自治的,过于绝对,故②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历史决定的,故③正确;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早在1957年之前已经实行,故④错误。故①③正确,故A正确。①②④组合错误,故B排除。②④组合错误,故C排除。③④组合错误,故D排除。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有一支军队的军歌歌词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这支军队是(   )

A.新四军                B.八路军

C.义勇军               D.抗日联军

 

查看答案

美国《时代》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卢沟桥抗战    B. 太原会战    C. 淞沪会战    D. 台儿庄战役

 

查看答案

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C.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D.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查看答案

《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科举考等,悉照旧制,乃以四书文试贴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既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A.百日维新                 B.预备立宪

C.清末新政                 D.戊戌政变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

A.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B.批评洋务派的活动

C.比较中日近代化的异同               D.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