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

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C.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D.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马克思主义传播,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故D正确。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没有突出新文化运动的发展的发展变化,故A排除。材料与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无关,故B排除。五四运动改变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故C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五四运动 【名师点睛】五四运动从形式上是中国学生的爱国运动,但从整个社会背景社会发展来说,它的影响远远不止于此,除了波及中国思想文化,政治发展方向,社会经济潮流,教育,亦对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它对现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亦有着不可低估之影响。 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性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始;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科举考等,悉照旧制,乃以四书文试贴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既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A.百日维新                 B.预备立宪

C.清末新政                 D.戊戌政变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

A.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B.批评洋务派的活动

C.比较中日近代化的异同               D.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民国初年,河南人白朗率领农民起义,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1912年,白朗联合各地绿林头目,吹响了起义的号角。1913年二次革命前后,起义军接受了革命党人联合反袁的要求,策应革命军的讨袁战争,白朗自称“中华民国扶汉讨袁司令大都督”,起义军改称“公民讨贼军”。1914年,白朗起义在袁世凯的镇压下失败。据此,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A.白朗起义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其实质是维护共和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白朗起义的发生,说明辛亥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民主革命意识

C.从白朗起义来看,革命党人己经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D.白朗起义反映了民国初年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

 

查看答案

有学者指出,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但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己经倒了。该学者认为纪年改革(   )

A.有助于推翻皇帝制度               B.实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C.扩大了民主革命的影响             D.消除了封建思想对民众的束缚

 

查看答案

有学者在评论近代历史时说:“(在一定意义上说)皇权的存在并不影响民主政治的发展,如果协调得当,皇权甚至可能会成为民主政治的保证力量。”由材料可知该学者(   )

A.对改良作为政治现代化途径的肯定     B.认为君主专制与民主制度并非对立

C.否定革命对民主政治的推动          D.排斥辛亥革命建立的共和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