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有一支军队的军歌歌词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

有一支军队的军歌歌词是“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这支军队是(   )

A.新四军                B.八路军

C.义勇军               D.抗日联军

 

A 【解析】 试题分析:据材料“扬子江头淮河之滨,任我们纵横的驰骋;深入敌后百战百胜,汹涌着杀敌的呼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新四军在江南敌后战场的史实,故A正确。八路军,主要在北方,故B排除。义勇军,主要在东北,故C排除。抗日联军主要在东北,故D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抗日战争•新四军 【名师点睛】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隶属于国民党军队战斗序列,是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由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留在南方八省进行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改编的军队。 1937年10月12日新四军建军。新四军是主要由项英创建的,实质不受国民政府指挥的中共军事力量。 抗战结束后,新四军番号继续被沿用到1947年1月30日才撤销,原新四军部队主力除第3师(黄克诚部)开赴东北加入东北野战军,第5师(李先念部)改编为中原军区外,其余主力改编为华东野战军,1949年1月改称第三野战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美国《时代》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A. 卢沟桥抗战    B. 太原会战    C. 淞沪会战    D. 台儿庄战役

 

查看答案

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C.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D.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查看答案

《光绪朝东华录》载清末颁布的一份懿旨称:“嗣后乡试会试及科举考等,悉照旧制,乃以四书文试贴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滋流弊,并着既行停罢。”与这一懿旨的颁布有直接关系的历史事件是(  )

A.百日维新                 B.预备立宪

C.清末新政                 D.戊戌政变

 

查看答案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   )

A.寻找甲午战争日胜中败的历史原因     B.批评洋务派的活动

C.比较中日近代化的异同               D.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变革的必要性

 

查看答案

民国初年,河南人白朗率领农民起义,反对北洋军阀的统治。1912年,白朗联合各地绿林头目,吹响了起义的号角。1913年二次革命前后,起义军接受了革命党人联合反袁的要求,策应革命军的讨袁战争,白朗自称“中华民国扶汉讨袁司令大都督”,起义军改称“公民讨贼军”。1914年,白朗起义在袁世凯的镇压下失败。据此,以下论述正确的是(   )

A.白朗起义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后,其实质是维护共和制度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白朗起义的发生,说明辛亥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的民主革命意识

C.从白朗起义来看,革命党人己经认识到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D.白朗起义反映了民国初年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