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梁柏力在《被误解的中国》一书中曾对中西(欧)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指出歧视商...

梁柏力在《被误解的中国》一书中曾对中西(欧)商业状况进行了对比,一方面指出歧视商贾并非中国独有的传统,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另一方面又认为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英国代表的西方存在不少明显不同,并对英国商人势力强的原因有如下一些文字介绍:“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照此推断,梁氏认为明清时期中国商贾势力不及西方的原因可能是(    

A.儒家思想含有明显的抑商倾向        B.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上升

C.禁止商人买卖土地和科考入仕        D.社会相对安定对商人依赖较小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状况,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归因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明清时期中国富商的社会地位并不低微”、“英国数百年来都处于战乱之中……英国要与其他欧洲国家争霸……”等,反观中国明清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相对稳定,D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A项“抑商倾向”,与材料主旨背离,排除;B项“商人社会地位显著上升”与题干要求不符,排除;C项“禁止”一说过于绝对化,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主旨体现。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概况及认识 【名师点睛】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明末清初资本主义的萌芽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明朝中后期,在江南一些丝织业发达的城市如苏州等,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清朝时有了缓慢发展,范围扩大,部门增多,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但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整个生产始终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其力量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宋代是我国古代发行货币最多的朝代之一,但宋代也是历史上一个经常闹“钱荒”(一种铜币短缺现象)的朝代。据《宋史》记载,“比年公私上下并苦乏钱,百货不通,人情窘迫,谓之钱荒”。宋代的“钱荒”现象(    

A.说明当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B.说明国家财政困难

C.表明传统货币政策急需改革         D.说明国家经济管理制度混乱

 

查看答案

《盐铁论》载:“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不给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是以农夫作尉,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由此可见“铸铁官营”的弊端在于(    

A.管理僵化,造成官吏腐败           B.价格昂贵,加重农民负担

C.产品低劣,影响农业生产           D.原料匮乏,市场供应不足

 

查看答案

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推动了(    

A.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 两极格局的逐渐巩固

C.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 美苏关系的持续缓和

 

查看答案

牛军在《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说,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作为这项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    

A.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B.率先为印度和越南两国接受

C.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查看答案

1935年林语堂曾痛心疾首地评论道:“1911年的革命不过在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它不过是粉碎了一个皇权,而剩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此评论(    

A.全面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B.认为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三民主义

C.为辛亥革命不彻底而深感惋惜         D.强调革命未根本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