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盐铁论》载:“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

《盐铁论》载:“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不给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是以农夫作尉,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由此可见“铸铁官营”的弊端在于(    

A.管理僵化,造成官吏腐败           B.价格昂贵,加重农民负担

C.产品低劣,影响农业生产           D.原料匮乏,市场供应不足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官营冶铁业的弊端,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由题干中“县官鼓铸铁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等信息可知,铸铁官营产品低劣,影响了农业生产,C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题干信息没有提及“管理”的问题,排除A;题干信息没有提及“价格”的问题,排除B;D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官营冶铁业及其影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60年1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在结束非洲之行后发表演讲:我看到了国家意识的觉醒,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这些国家的人们依赖着别的国家生存;十五年前这一运动风靡亚洲,今天非洲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变迁之风吹遍整个非洲大陆。这股风靡亚非的“变迁之风”推动了(    

A.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B. 两极格局的逐渐巩固

C.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D. 美苏关系的持续缓和

 

查看答案

牛军在《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说,从1952年开始酝酿,到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和平统一战线政策”的对外政策。作为这项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扩大和平中立趋势”和“推广和平中立地带”,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    

A.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B.率先为印度和越南两国接受

C.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

 

查看答案

1935年林语堂曾痛心疾首地评论道:“1911年的革命不过在种族革命上获得了胜利,它不过是粉碎了一个皇权,而剩留下了一堆毁垣碎瓦和呛人的尘灰。”此评论(    

A.全面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B.认为辛亥革命基本实现了三民主义

C.为辛亥革命不彻底而深感惋惜         D.强调革命未根本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查看答案

有德国学者认为,从宪法角度而言,德意志帝国是个“怪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中主要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 皇帝担任国家元首            B. 内阁只对皇帝负责

C. 内阁掌握行政大权            D. 帝国议会由民选产生

 

查看答案

白钢在《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行省制容易导致地方势力膨胀         B.行省制下地方权力相当大

C.行省制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         D.行省是元朝最高行政机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