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876年,英国人傅兰雅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办学主旨为:“使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

1876年,英国人傅兰雅在上海创办格致书院,办学主旨为:“使中国便于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王韬主持书院期间,“以西学为主,而旁及时事、洋务……”材料体现该书院(  )

A.中体西用的办学理念                B.经世致用的办学特色

C.文化渗透的办学目的                D.中西并重的办学内容

 

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以西学为主,而旁及时事”分析得知,格致书院的办学主旨体现的是“西用”而非“中体”,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格致书院的学习内容“工艺之法、制造之理”“旁及时事、洋务”可知,格致书院突出学以致,用利国利民,故B项正确;格致书院的办学是“以西学为主”“考究西国格致之学、工艺之法、制造之理”,与文化渗透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以西学为主,而旁及时事、洋务”说明格致书院重在学习西方,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教育——格致书院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表是清朝乾隆时期常年粮价

地区

价格

地区

价格

江苏

米谷每石1.5—1.6两白银

山西(部分地区)

米每石1.5—2两白银

湖广

米每石1.4—2两白银

山东(兖州、泰安)

米每石1.4—1.8两白银

对上述经济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重要产粮区      B.南北方经济地位逐渐趋向平衡

C.粮食大量进入市场成为主要商品      D.南北地区之间的商业联系加强

 

查看答案

汉朝儿童从七岁开始每年收“口钱”23钱,“以食天子”成年男子每年要缴纳军赋120钱;所有人不定期的还要交“献税”63钱,供皇帝祭祀宗庙;不服徭役的男子要交“更赋”若干钱,以雇人代役。这说明汉代(  )

A.编户人口成为赋税征收的唯一标准

B.税收目的是服务皇室经费开支

C.税收制度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

D.税收方式有利于商业贸易活动

 

查看答案

韩非子说:“臣尽力以与君市,君垂爵禄以与臣市。君臣之际,计数之所出也。”指出君臣之间不过是买卖、交易、互相算计的关系。这一现象反映出(  )

A.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          B.君臣之间的关系毫无诚信可言

C.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          D.儒家伦理道德正统地位的确立

 

查看答案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表1 洲近代民主思想的演变历程

时间

概况

15世纪

人文主义者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个性解放的宣传。

16世纪

宗教改革家加尔文的民主、共和主张,法国进步思想家鲍埃西等人的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

17世纪

格劳秀斯、洛克等人的社会契约思想、分权说的产生,英国立宪政体的产生。

18世纪

孟德斯鸠、卢棱等人民民主思想的激荡,法国民主政权的建立。

表2  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演变历程

时间

概况

19世纪40、50年代

魏源、徐继畲等开始注意中西政制之别,赞扬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又“公”又“周”。

19世纪60年代

冯桂芬提出“君民不隔不如夷”,批评专制制度不如立宪制度通达民情。

19世纪70年代

个别改艮派如郑观应等发出开设议院的议论。

19世纪80年代

部分洋务派如崔国因、张树声等提出立宪问题,个别改良派如何启开始宣传“公平”思想。

19世纪90年代

先是开设议院主张的普遍提出,而后是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论、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

20世纪初

先是革命派民主思想的激荡,紧接着便是专制制度被推翻。

——摘编自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中国与欧洲民主思想演变历程的差异。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造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演变历程与近代欧洲不同的原因。

 

查看答案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魏晋以后,宗族聚居成为传统,形成了“人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的现象。逮到隋初,这种局面依然存在,故文帝下令“大索貌阅”,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来核对本人体貌,“户口不实者,(里)正(党)长远配。而又开相纠之科。大功(如堂兄弟)以下,兼令析籍贯,各为户头,以防容隐。”同时又接受高颎的建议,以“人间课输,虽有定分,年常征纳,除注恒多,长吏肆情,文帐出没,复无定簿,难以推校”为由,推行“输籍定样”,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巡人,各随便近,五党三党,共为一团,依样定户上下”,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入册籍。至炀帝初年,裴蕴再行“貌阅”,规定“若一人不实,则官司解职,乡正里长,皆远流配。”“又许民相纠,若纠一丁者,令被纠之家代输服役。”据统计,文帝和炀帝时期的全国性大规模的检括户口,共检出隐漏人口228 万余。

——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隋代括户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括户制度改革的作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