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

“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材料中所说的这种“心理统一”和“认同感”促成了

A.国民革命的兴起                         B.五四运动的初步胜利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战略反攻的开始

 

C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可知是中国当时面临着外来侵略,而且外来侵略最先侵略中国的沿海地区,而不是东南沿海,据此判断可知是日本侵华战争,再根据“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可知这一战争加强了中国各阶层的联合与统一,所以是指抗日战争,故选择C。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为酷爱和平之民族,过去四年余之神圣抗战,原期侵略者之日本于遭受实际之惩创后,终能反省……不料残暴成性之日本,执迷不悟,且更悍然向我英美诸友邦开衅……兹特正式对日宣战”。这一告示发表的历史背景

A.九一八事变爆发                        B.全面抗战开始

C.太平洋战争爆发                        D.国共合作宣言公布

 

查看答案

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

 

查看答案

据《中国近代史工业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到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

A.鸦片战争爆发                       B.《马关条约》签订

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D.《辛丑条约》签订

 

查看答案

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汉朝的刺史                    B.宋朝的通判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查看答案

乾隆三十八年(1773)将秘密立储制度化。为防止意外,“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并称“建储册立,非国家之福,召乱起衅,多由于此。”“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该制度

A、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B、避免了皇族内部权力倾轧,利于政局稳定

C、摆脱了宗法观念的束缚,有助于选贤任能

D、有利于排除其他势力对皇位继承的干扰,加强了皇权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