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亦...

近代前期中国有份《盟约书》中表示为保卫国土,“万死不辞”,“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亦应保全,不令倭得”。它反映了

A.三元里抗英斗争                   B.黄海海战

C.反割台斗争                      D.南京保卫战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获取信息和调动所学知识的能力。本题从“近代前期”“保卫国土”“ 纵使片土之剩,一线之延”“不令倭得”等信息可了解到此事件发生在近代前期,为保卫国土坚决抵抗不要让日本侵略者得到,符合题意的是1895年台湾人民的反割台斗争。故选C。A项与材料“不令倭得”无关;B项战场是在海上;D项并未进行殊死抵抗,而是执行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进行了撤退。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1900列强侵华·甲午战争及反割台斗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据《中国近代史工业资料》统计,1894年前的50多年间,外商在华共创办企业103家,到1913年,外资企业增加到300余家。外商企业骤增的主要原因是

A.鸦片战争爆发                       B.《马关条约》签订

C.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D.《辛丑条约》签订

 

查看答案

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汉朝的刺史                    B.宋朝的通判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查看答案

乾隆三十八年(1773)将秘密立储制度化。为防止意外,“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并称“建储册立,非国家之福,召乱起衅,多由于此。”“不可不立储,而尤不可显立储。”该制度

A、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B、避免了皇族内部权力倾轧,利于政局稳定

C、摆脱了宗法观念的束缚,有助于选贤任能

D、有利于排除其他势力对皇位继承的干扰,加强了皇权

 

查看答案

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一段关于秦朝的评论说:“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下列对材料信息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肯定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B.肯定了秦朝地方行政体制建设的功效

C.敏锐地指出了分封制的弊端

D.指出分封制与郡县制最主要的不同点

 

查看答案

《墨子·告子》载:“诸侯朝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C.西周末年王室衰微 

D.西周初分封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