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中国史上,曾有西北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皇帝即刻召集宰相和相关长官共商对策...

中国史上,曾有西北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皇帝即刻召集宰相和相关长官共商对策。但宰相无权调动军队,乃由主管军事的官员提出应对调兵方案,由主管财政的长官调度后勤物资,经皇帝裁决后,才调动军队增援前线。以上场景最可能发生于

A.汉代匈奴侵入河套                      B.唐代吐蕃入侵河西

C.宋代西夏侵入陕西                      D.明代蒙古入侵山西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创设新情景为切入点,考查考生对宋代二府三司的认识。意在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皇帝即刻召集宰相和相关长官共商对策。但宰相无权调动军队,乃由主管军事的官员提出应对调兵方案,由主管财政的长官调度后勤物资,经皇帝裁决后,才调动军队增援前线”说明了宋代二府三司机构的运行。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汉代宰相有权调动军队,故A项错误;唐代中央是三省六部制,故B项错误;D项已经废除了丞相。 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汉到元的政治制度•宋代二府三司 【名师点睛】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全国和各地高考试卷的高频考点,也是各种考试的重点知识。现总结如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秦朝 中央 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三公九卿:皇帝任免,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地方 郡县制:郡县长官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皇帝通过人事任免控制地方。 西汉 中央 内外朝制度:内朝决策,外朝(三公九卿)执行。 地方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度,不利于中央集权。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消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设刺史制度加强对地方的监察。东汉时形成州郡县三级制。 唐朝 中央 实行三省六部制:分工合作,提高了行政效率;多设宰相,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地方 道州县三级。唐代后期出现藩镇割据。 宋朝 中央 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三分相权 地方 文官任知州,设通判监督;设转运使,转运地方财政到中央。路州县三级制 元朝 中央 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地方 行省制,下设路府州县。 明朝 中央 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明成祖设内阁作为顾问机构 清朝 中央 雍正帝时设军机处,跪受笔录,皇权达到顶峰。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隶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从这段话可以得出的信息有

① 中书、尚书的官职最早出现在西汉    ② 中书令和尚书令的地位在汉代较低

③ 魏晋以后尚书令才参与军国大事      ④ 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在古代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对这种文化现象解析正确的

A.体现了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       B.使家庭具有了和谐气氛

C.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特点           D.体现了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特点

 

查看答案

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提出“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只可说是一个君主一统的政府,却绝不能说是君主专制。人才的选拔,官吏的升降,赋税的征收,都有传统客观的规定,绝非帝王私意所能轻易摇动。如此般的政体,岂可断言是君主专制?”作者强调的是

A.形成统一的史学文化心理认同     B.从文明史观的角度来认识历史

C.提倡以否定的精神来研究历史     D.要注重史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伯纳尔·迪亚斯在回忆录中写道,他和他的同伴去美洲大陆,“是为了像所有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和发财致富”。

材料二 1517年德国宗教改革家马丁·路德的这次挑战具有极其深远的宗教和政治内涵。到该世纪中期,原本只是路德个人的一次反叛教会的行为,迅速发展成为一场新教宗教改革运动,彻底打破了西方基督教的统一。1618世纪,西欧君主利用宗教争端紧紧控制了社会。通过限制诸侯贵族,王室得以拓展自己的势力并加强对臣民的控制能力。

材料三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按其性质来说是属于个人主义的,它既不是一种信条,也不是一种哲学体系;它不代表任何一个利益集团,也不想把自己组织成一种运动,它只以受过教育的阶级为对象,这就是人数有限的城市或贵族精英……但是,它所代表的思想,它对人的经验的价值和中心地位——用今天流行的拉丁文原文来说,即人的尊严——的坚持,力量是太大了,它们一旦被恢复和重新提出,就无法加以永远的压制。

——()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

材料四 启蒙思想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构成了一系列挑战。欧洲和美洲的革命领导者都毫不迟疑地接受了启蒙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和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启蒙主义的政治思想逐渐影响了世界各个国家的政权和社会组织形式。

请回答

1)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依据材料一概括基督教在推动世界一体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2)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二,分析宗教改革起到了怎样的历史作用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文艺复兴运动的特点结合史实简要说明文艺复兴运动的历史意义

4)结合史实说明,启蒙思想家对“长久以来存在的社会、政治秩序观念”提出挑战的社会根源美洲的革命领导者是怎样把启蒙思想作为“推翻旧的政治及社会结构的思想武器”的?

 

查看答案

思想的进步推动历史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600—3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一时期东西方都出现了杰出的思想家,西方有苏格拉底,东方有孔子,他们的思想照亮人类前进的道路。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梁启超对“欧洲旧思想、中国旧思想、欧洲新思想”的比较表(原文节选)

甲  欧洲旧思想

乙  中国旧思想

丙  欧洲新思想

一、国家及君、人民,皆为神而立者也,故神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及人民,皆为君主而立者也,故君主为国家之主体

一、国家为人民而立者也,君主为国家之一支体,其为人民而立,更不俟论。故人民为国家之主体

三、治人者为一级,被治于人者为一级,其地位生而即定,永不得相混

三、治人者为一级,治于人者为一级,其级非永定者,人人皆可以为治人者

三、有治人者,有治于人者,而无其级。全国民皆为治人者,亦皆为治于人者

五、政治为宗教之附属物

五、宗教为政治之附属物

五、政治与宗教,各有其独立之位置,两不相属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惟法律有种种阶级,各人因其身份而有特异之法律

九、惟君主一人立于法律之外,其余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

九、全国人皆受治于法律,一切平等,虽君主亦不能违公定之国宪

——选自梁启超《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1901年10月)

材料三  18世纪中叶,法国出现了重农学派。重农学派以自然秩序为最高信条,视农业为财富的唯一来源,认为保障财产权利和个人经济自由是社会繁荣的必要因素。

18世纪后期,英国出现了经济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主张限制国家的权力,扶植和保护人民的权

利,自由择业,自由贸易,自由竞争。

满分5 manfen5.com

(1)材料一的两幅图片反映出古代中西方不同的教学形式。(图一孔子坐于高台之上,学生围坐四周;图二雅典老师与学生站在一起平等交流。教法上看,孔子传道式,雅典讨论式。)分别概述两种不同的教学形式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2)丙与甲乙相比,其思想新在什么地方?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梁启超是在怎样的社会背景下作出上述比较的?其意图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概括法英两国经济思想各自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