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近年来,中国为兑现开放市场的承诺而作出的持续努力不如贸易争端那样引人瞩目,对此,...

近年来,中国为兑现开放市场的承诺而作出的持续努力不如贸易争端那样引人瞩目,对此,中国欧盟商会执行总经理马乔治形象地比喻说:“一棵树倒下的动静,要比一片森林成长还要大。”马乔治要表达的真实意图是(     )

A.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带来的利大于弊

B.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全球化经济带来的弊大于利

C.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利大于弊

D.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弊大于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入世”影响的认识 。由材料关键信息“中国为兑现开放市场的承诺而作出的持续努力不如贸易争端那样引人瞩目”、“一棵树倒下的动静,要比一片森林成长还要大”,材料揭示的就是中国“入世”带来的影响。据此排除C、D两项。进一步可知,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故本题正确答案选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入世”的影响 【名师点睛】要注意把握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微妙关系:前期阻碍,总体上推进。首先,在短时期来看,经济区域集团化阻碍经济全球化,不利于经济全球化。其次,从长远来看,一系列经济区域集团(组织)的建立,客观上又有利于推进经济全球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并分析下表,相关结论正确的是(     )

 

1951—1960

1961—1965

1966—1970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苏联官方统计

10.1

6.5

7.8

5.7

4.4

3.5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估计

5.6

1.9

5.1

3.0

2.3

0.6

麦迪森的估计

5.2

4.8

4.8

2.9

1.8

1.7

苏联学者的估计

7.2

4.4

4.1

3.2

1.0

0.6

A.苏联的官方统计数据无参考价值

B.六十年代的苏联经济增长速度最快

C.勃涅日列夫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D.七八十年代苏联经济进入衰退期

 

查看答案

19世纪最后3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取社会立法的方式对社会领域进行调整,英国1874年颁布法律禁止10岁以下儿童在纺织厂工作,1878年的整顿法案确立了工厂卫生的监察制度等;德国1890年出台了“青工保护法”等。这反映了主要资本国家(     )

A.社会危机的空前严重      B.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

C.工人运动推动社会立法                 D.已过渡到国家垄断阶段

 

查看答案

“1912年史量才接办了《申报》,实行西方管理模式,并从美国购进新式印刷机投入生产。1920年,他被推选为世界报业大会副会长,多次与欧美报业进行交流。之后他又在《申报》增设文艺、儿童等栏目。九一八事变后,他在《申报》发表文章力挺抗日活动。”以下用不同史观解读该材料,不准确的是(     )

A.从文明史观看,史量才在《申报》力挺抗日活动具有反帝爱国性质

B.从社会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丰富了民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C.从全球史观看,史量才担任报业大会副会长推动了世界报业交流

D.从现代化史观看,史量才的《申报》实行机器印刷、企业化管理

 

查看答案

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主要出现于沿海城市,极少出现于内地农村。即使是城市,也是变与不变并存,新与旧杂糅……如果只说“黄土地沉沦”,或者只说“蓝色文明”都有失偏颇。这一现象客观反映出(      )

A.近代政治运动的发展           B.民众社会生活的改善

C.自然经济的完全解体          D.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查看答案

邓小平在1984年的一次讲话中说:“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这一讲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下列改革举措直接受惠于此的是(     )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逐步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

C.浦东开发开放                  D.在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