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3分)调整结构是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阅读下列...

13分)调整结构是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下面是1836——1838年与1894年中国茶叶产销量统计表

 

1836-1838年(平均每年)

1894

 

数量(万担)

比例(%

数量(万担)

比例(%

内销

16529

7678

17148

4432

外销

50

2322

21544

5568

产量

21529

100

38692

100

 

 

 

 

 

 

材料三  我们所说的工业化,就是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主要是:自己能够生产足够的主要的原材料;能够独立地制造机器,不仅能够制造一般的机器,还要能够制造重型机器和精密机器,能够制造新式的保卫自己的武器,象国防方面的原子弹、导弹、远程飞机;还要有相应的化学工业、动力工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等等。

——摘自周恩来在中共八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195611月)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说明黄宗羲与商鞅思想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变化的原因。(3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对中国经济结构的影响。(2分)[来

3)据材料三指出新中国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是什么?(1分)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3分)

 

(1)由重农抑商到工商皆本。(2分)原因: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工商阶层壮大;经世致用思想兴起。(4分,任意两点3分) (2)现象:生产扩大,外销增长,比例超过内销。(2分)影响:小农经济逐步瓦解,有利于商业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2分) (3)指导思想: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1分) 原因:①重工业是基础工业,而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②中国当时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之中,须首先建立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③向苏联学习。(任两点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由材料一中“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可知商鞅重农抑商;根据“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也到工商皆本。”可知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原因的分析要注意要从政治、经济、思想等多角度分析。黄宗羲生活在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工商阶层壮大;经世致用思想兴起。 (2)通过表格中的数据不难看出,生产扩大,外销增长,比例超过内销。说明当时中国沦为外国的原料产地。影响的分析同样也要从政治、经济、思想等多角度分析,当然这里主要是经济上的不利影响,导致了小农经济逐步瓦解,客观上有利于商业发展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3)根据材料三中“我们所说的工业化,就是要建立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可知新中国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原因的当时主要是基于国情的分析:首先,重工业是基础工业,而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其次,中国当时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之中,须首先建立国防工业和基础工业;再次还有向苏联学习的原因。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从古代到20世纪50年代经济结构调整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46年4月6日哈里·杜鲁门在芝加哥发表演讲:“美国今天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他更强大了……这意味着,我们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得挑起领导的担子并承担责任。”

——《战后世界历史长编》(1947年)

材料二   1958年当选法国总统的戴高乐毅然抛弃法德宿怨,l963年1月22日,双方签订了《法德合作条约》。1964年1月,又冲破美国设置的反华阵线,与中国建交。1966年3月,戴高乐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法国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10月北约理事会被赶出法国。翌年3月,一切外国驻法部队均被赶出法国。

——摘编自《世界当代史》等

材料三    周恩来总理:……这几年,戴高乐将军当政,做了一些工作,特别是在维护国家独立和主权方面采取了勇敢的步骤。有些大国可能不高兴。我们觉得,一个国家应该如此,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因为一个国家的事务只能由这个国家自己解决。

——《关于中法建交问题(一九六三年十月二十三日》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领导世界的基础(2分),并归纳美国领导世界的表现。(3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法国挑战美国霸权的措施,(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戴高乐总统的措施与中国的外交思想有哪些相同之处?2分)

 

查看答案

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最早的法典,是李悝的《法典》。据陈群《魏律序》,是悝为魏文侯相,撰次诸国法所为。这一部书,在当时,……算做一部佳作,所以商君“取之以相秦”,没有重撰。……《法经》共分六篇,是(一)盗,(二)贼,(三)网,(四)捕,(五)杂,又以一篇著其加减。盗是侵犯人的财产,贼是伤害人的身体。盗贼须网捕,所以有网捕两篇。其余则并为杂律。

——吕思勉《中国文化史》

材料二 古罗马的公民法内容包括国家行政管理、诉讼程序、财产、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即公私法不分、实体法与程序法不分,表现出诸法合体的特征。发展到万民法以后,由于罗马帝国境内简单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民事法律关系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导致私法体系更为发达。罗马法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十二铜表法》的一些规定。如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5个证人和1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当事人慎重考虑,防止错误、欺诈、胁迫或无端反悔,也为了避免法官在司法中徇情偏袒。公民法基本上保留了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的特色。发展到万民法后,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才逐渐变得简易、灵活。程序的严格执行是为了保证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程序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罗马法注重程序是法律体系完备的表现。

——庄鹏《罗马法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三 古代史家所探究的关于古代文明的诸多问题,都和现实世界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他们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以及提出问题的一些方式往往也是对当代现实的一种有意识或者下意识回应与思考。

——黄洋《古代文明研究的现代意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述《法经》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基本特点。4分

(3)概述材料三的基本观点。依据所学知识,说明研究古代法律的现实意义。3分

 

查看答案

1872年,上海公共租界当局张贴了沪上第一张交通告示,内容包括“凡马车及轿子必需于路上左侧行走”“凡小车必由左边往来,唯不许走路旁相近之路中心行走”“凡马车于十字路口必得走慢”等。这说明(   

A.当时租界的交通规则南上海地方当局制定

B.汽车在中国已经出现

C.交通规则呈现中西合璧的特征

D.近代交通文明开始在上海逐步确立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现象体现出社会进步的是(      )

A.“马车专门为游览观光而发”

B.“坐电车男女可以杂坐,不以为嫌”

C.“人力车夫讨厌马车”

D.“对超越洋人马车的华人马车,按违章处理”

 

查看答案

1915年,俄国人赛可夫离开中国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十五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备忘录”,其中不可能包括(     )

A.逛街时看见有人正在分发一份叫《民报》的刊物

B.乘坐了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

C.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朋友为先生

D.在报纸上看到武昌起义的消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