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种外交、军事与技术上的有限现代化努力,缺乏相应...

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这种外交、军事与技术上的有限现代化努力,缺乏相应的体制和思想变革,无法振兴国家,并使之成为现代政权。”符合这一论述的历史过程是

A. 从禁烟运动到鸦片战争           B. 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

C. 从太平天国到义和团运动         D. 从《辛丑条约》到清末新政

 

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三个阶段:地主阶级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激进的民主主义者主张学习西方的文化心理。材料中提到的现代化努力局限于外交、军事与技术上,而不改变体制和思想,因此符合地主阶级洋务派的观点“中体西用”,再结合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这一事实可知为B。 考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写道:“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论述能证明其观点的有

①开辟了向西方学习之路,促进近代文教事业的发展

②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成为20世纪民主革命的开端

③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近代中国的首次思想解放潮流,开创新时代风气

⑤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符合近代中国的发展趋势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查看答案

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1898,1900,这表明

A. 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B. 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

C. 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

D. 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突显

 

查看答案

学者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一份公告,文中称:“……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香港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九龙

C.甲午战争——台湾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

 

查看答案

郑观应在《公法》中说:“公法者,彼此自视其国为万国之一,可相维系而不可相统属者也。”“各国之权利,无论为君主,为民主,为君民共主,皆其所自有,而他人不得侵夺。”依据以上言论判断,郑观应主张

A.平等交往       B.学习西方

C.依法治国        D.公平竞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