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写道:“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

梁启超在《康有为传》中写道:“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下列论述能证明其观点的有

①开辟了向西方学习之路,促进近代文教事业的发展

②揭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成为20世纪民主革命的开端

③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近代中国的首次思想解放潮流,开创新时代风气

⑤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符合近代中国的发展趋势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林则徐和魏源等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开辟了向西方学习之路,因此排除①;洋务运动创办近代企业、发展近代军事和教育,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排除②。维新变法发生在甲午战后帝国主义掀起瓜分狂潮之际,高举“变法图存”的旗帜,因此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促进民族意识的觉醒;维新派主张兴民权、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冲击了封建制度和思想,是近代中国的首次思想解放潮流;维新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领导的改良运动,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符合潮流。因此③④⑤符合题意,选D。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维新变法·维新变法的历史意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1898,1900,这表明

A. 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B. 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

C. 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

D. 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突显

 

查看答案

学者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首选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查看答案

晚清政府曾收到某地民众一份公告,文中称:“……百姓无依,惟有死守,据为岛国,遥戴皇灵……图固守以待转机。”该公告反映的历史事件及地点对应正确的是

A.鸦片战争——香港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九龙

C.甲午战争——台湾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北京

 

查看答案

郑观应在《公法》中说:“公法者,彼此自视其国为万国之一,可相维系而不可相统属者也。”“各国之权利,无论为君主,为民主,为君民共主,皆其所自有,而他人不得侵夺。”依据以上言论判断,郑观应主张

A.平等交往       B.学习西方

C.依法治国        D.公平竞争

 

查看答案

李鸿章在有关兴办工商业的奏折中说:“英国呢布运至中国,每岁售银三千余万(),又铜、铁、铝、锡售银数百万,于中国女红匠作之利妨夺不少。曷若亦设机器自为制造,轮船、铁路自为转运。……我利日兴,则彼利自薄,不独有利厘饷也(军费征收)。各省诸山,……择其利厚者次第开挖。一切仿西法行之。……酌提一、二分归官,……可以养船、练兵。”以上材料表明,洋务派举办工商业的目的是

①维护中国传统的手工业生产          ②抵制外国商品在中国的倾销

③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开支          ④建立近代化的中国工业体系

.①③           .②③

.②④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