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郑观应在《公法》中说:“公法者,彼此自视其国为万国之一,可相维系而不可相统属者也...

郑观应在《公法》中说:“公法者,彼此自视其国为万国之一,可相维系而不可相统属者也。”“各国之权利,无论为君主,为民主,为君民共主,皆其所自有,而他人不得侵夺。”依据以上言论判断,郑观应主张

A.平等交往       B.学习西方

C.依法治国        D.公平竞争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彼此自视其国为万国之一”“不可相统属”反映的是国与国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作者对西方先进文明的仰慕信息,无法说明要学习西方,排除B;“可相维系”“他人不得侵夺”反映的不是竞争关系,排除D;“各国之权利”“不可相统属”“他人不得侵夺”则说明了各国应该平等交往,不应该侵犯他国权利的主张。A符合题意。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顺乎世界之潮流”·早期维新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李鸿章在有关兴办工商业的奏折中说:“英国呢布运至中国,每岁售银三千余万(),又铜、铁、铝、锡售银数百万,于中国女红匠作之利妨夺不少。曷若亦设机器自为制造,轮船、铁路自为转运。……我利日兴,则彼利自薄,不独有利厘饷也(军费征收)。各省诸山,……择其利厚者次第开挖。一切仿西法行之。……酌提一、二分归官,……可以养船、练兵。”以上材料表明,洋务派举办工商业的目的是

①维护中国传统的手工业生产          ②抵制外国商品在中国的倾销

③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开支          ④建立近代化的中国工业体系

.①③           .②③

.②④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言论摘自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其中体现维新思想的是

①“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  

②“道为本,器为末,器可变,道不可变”

③“我国只知造购船炮,不重艺学,不兴商务,尚不知富强之本”

④“中学其本也,西学其末也,主以中学,辅以西学”  

.①②           .③④

.①③           .②④

 

查看答案

19世纪后半叶,棉纺织品始终列为中国进口商品中的重要项目。1874年至189420年间,洋布进口值增长88.4%,洋纱进口值增长将近986.7%。以上现象表明 

A.外国商品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B.传统手工业仍有抵制能力

C.中国棉纺织业取得较快发展         D.自然经济已经被彻底破坏

 

查看答案

龚自珍在担任礼部主客司主事时曾说:“我朝藩服分二类,其朝贡之事……自朝鲜至琉球,贡有额,朝有期。西洋诸国,贡无定额,无定期。”龚自珍所述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已经产生“开眼看世界”的思想

B.逐渐看清西洋诸国来华朝贡的实质

C.停留于“天朝上国”的政治幻想中

D.对西洋诸国不定期朝贡心存不满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反映出1718世纪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的史实是

A.平服岭南、开建灵渠、设置三郡

B.加强与匈奴、鲜卑、南越的交往

C.设置转运使,铲除割据物质基础

D.于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