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评论《九章算术》时说:“从它的社会根源来看,它与官僚政府组织有密切联系,并且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由此可见我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 

A.重实用       B.重理论      C.重民众      D.重实验

 

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科技特点。从题干材料 “专门致力于统治官员所要解决的问题,土地丈量、谷仓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建、税收、兑换率”可知:我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即重实用。B、D两项是西方近代科技的特点,C项与题题意无关。所以应选A。 考点:中国古代的思想与科技·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数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世尊称为“亚圣”,并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的观点中,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的是

A.“性善说”      B.“奖励耕战”    

C.“民贵君轻”    D.“无为而治”

 

查看答案

薄伽丘的作品中既有对教会修士腐化生活的嘲讽,又有对人们追求感官享受的肯定。这表明其思想 

A.肯定人性,具有进步性       B.倡导建立民主教会

C.自相矛盾,具有局限性       D.批判社会风气不够彻底

 

查看答案

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

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去  

 

查看答案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纷纷争先恐后地诽谤他、诅咒他。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材料二:考茨基说:“恩格斯的逝世使我们感到的悲痛,远远地超过了马克思的逝世,因为我们觉得,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恩格斯在世时,他的精神生活与马克思的精神生活是休戚相关的,马克思还活在我们中间,我们还深受着他俩的影响。而现在,他俩都离开我们了。”

(1)马克思为何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诬蔑的人”? (2分)

(2)为什么说恩格斯逝世后,马克思才完全逝世了?(2分)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马克思给我们留下怎样的精神财富?(6分)

(4)真理是不断发展的,继马克思之后,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是如何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的?(6分)

 

查看答案

(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公车上书”事件标志着维新派正式形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立宪政治。“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  政,而人士总之”。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如此,可挽救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的富强指日可待……

一一张岂之《中国文明十五讲》

材料二  在明治维新期间,我们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一方面日本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日本的精英阶层善于学习,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另外一方面明治政府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和不符合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改革措施,其改革过程中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

——刘涛《中国崛起第十四:从“万世一系”的宗教神话看日本的崛起》

材料三   对被侵略地区而言,……它原有的文明难以抵御欧洲国家的入侵,要继续生存,就必须进行变革。……在这些国家,由于“传统”和“变革”之间力量对比配置不同,各自的社会、文化态度不同,因此现代化的道路不同,发展的速度也不同。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分析维新派在制度设计上有何创新?又有哪些保留?  (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明治维新“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

化因素”的主要表现。(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日两国改革对现代化发展有何不同影响?(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