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人之言语,轻者达数尺,重者达数丈,数丈以外,不复可闻。自有电话,则虽相去千里,...

“人之言语,轻者达数尺,重者达数丈,数丈以外,不复可闻。自有电话,则虽相去千里,而无语不可达矣。”这是选自光绪十三年(1887年)国文教科书的一篇课文,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

A.电话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应用           B.中国受到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C.新式学堂开始讲授近代科学知识           D.电话的应用已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C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引文中的材料是在讲电话的作用,材料来自光绪十三年(1887 年)国文教科书的一篇课文,当时电话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最新成果,属于自然科学成果,因此这篇国文教材只能来自当时的新式学堂。故选C。A项错误,电话只是在大城市刚刚出现;B项明显错误。D项材料未体现。 考点:近代中国的教育的变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上海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1913年9月5日《大公报》记载:“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而亦社会所不乐为者也。”说明当时

A.妇女地位有所提高                      B.家庭观念丧失殆尽

C.大众赞同离婚行为                      D.婚姻方式彻底变化

 

查看答案

1909年,有《京华百二竹枝词》写道:“菜罗中外酒随心,洋式高楼近百寻。门外电灯明似昼,陕西巷深醉琼林。”词中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媚外心理的驱使    B.工业文明的影响    C.攀比世风的结果    D.生活水平的提高

 

查看答案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A.西式礼仪广为接受                      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查看答案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驱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英国繁荣的经济以各种方式促进了英国的海外事业……使英国殖民者和商人胜过他们的竞争者。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

——《十三行史料展》

材料三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材料一中“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其猛冲的经济活力是指什么?(2分)为此其“民族君主国”开展了什么活动?(2分)

(2)依据材料一、二简要概括导致十三行兴盛的客观原因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图片反映了什么重大事件? (2分)与材料一、二之间有何联系?(3分)分析材料三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起了怎样推动作用?(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