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上海 年份 ...

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该表反映了上海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         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       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 【解析】 试题分析:细阅读材料,材料表明上海的交通工具种类增多,公共交通有一定发展,日益现代化,故①②③的说法是正确的;另外这个时期虽然上海汽车很多,但都是外国进口的,说上海成为汽车制造业的中心是错误的,故排除④。 考点:近代交通的变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1913年9月5日《大公报》记载:“近来法庭诉讼,男女之请离婚者,实繁有徒,此皆前所未有,而亦社会所不乐为者也。”说明当时

A.妇女地位有所提高                      B.家庭观念丧失殆尽

C.大众赞同离婚行为                      D.婚姻方式彻底变化

 

查看答案

1909年,有《京华百二竹枝词》写道:“菜罗中外酒随心,洋式高楼近百寻。门外电灯明似昼,陕西巷深醉琼林。”词中所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媚外心理的驱使    B.工业文明的影响    C.攀比世风的结果    D.生活水平的提高

 

查看答案

民国时期,在社交礼仪上逐渐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式,称呼上用“先生”、“同志”取代“老爷”、“大人”,这一变化在本质上体现了

A.西式礼仪广为接受                      B.民主共和的平等精神

C.西学在中国的发展                      D.“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查看答案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驱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英国繁荣的经济以各种方式促进了英国的海外事业……使英国殖民者和商人胜过他们的竞争者。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

材料二 几乎所有亚洲、欧洲、美洲的主要国家和地区都与广州十三行发生过直接的贸易关系,这里拥有通往世界各主要港口的环球贸易航线……客观上造就了一个时期著名的中西贸易中心和广州历史上令世上瞩目的经济文化的辉煌时代。

——《十三行史料展》

材料三

说明: 满分5 manfen5.com         

(1)材料一中“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其猛冲的经济活力是指什么?(2分)为此其“民族君主国”开展了什么活动?(2分)

(2)依据材料一、二简要概括导致十三行兴盛的客观原因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图片反映了什么重大事件? (2分)与材料一、二之间有何联系?(3分)分析材料三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起了怎样推动作用?(3分)

 

查看答案

追求公平公正、致力社会和谐始终是人类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据我的看法,中国文化的精髓就是“和谐”。自古以来,中国就主张“和谐”。……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

——《季羡林说和谐人生》

材料二  20世纪初,一个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家庭制度在中国受到空前激烈的批判:一个将家庭作为组织、管理社会基础的传统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了从传统之茧中蝶化,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

——据孟宪范《家庭:百年来的三次冲击及我们的选择》

材料四   1982年5月亚太地区老龄问题政府间预备会议上,大会秘书长柯里根说:“随着各国工业化和都市化,许多国家的家庭遭到破坏,对老年人产生可悲的后果。希望中国在工业化的同时,创造出整套处理好家庭关系的办法,树立正确对待老人的榜样,这是对人类社会的一项重大贡献。”

——据陈功《家庭革命》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诸子百家思想为例说明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的作用。(举两例即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的角度分析,为什么20世纪初的中国“对家庭制度进行批判是必然的”?(6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处理柯里根所提出的“老龄问题”?(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