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

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③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B 【解析】 试题分析:从材料中的“地多烟草、木棉”和“五谷之利不及其半”可知②正确,从材料中的“转卖四方”可知③正确,①和④材料中没有反映,故选B项 考点:明清商品经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古代中国手工业中

A.多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                  B.官营手工业主要供平民消费

C.私营手工业主要自己消费                D.家庭手工业主要供民间市场

 

查看答案

《唐律》规定:“诸工作(工匠工作)不如法者,笞四十……工匠各以所由为罪,监(监管人员)当官司,各减三等。”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官营手工业在唐朝兴起                  B.政府限制民间手工业的发展

C.唐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D.政府对官营手工业管理严格

 

查看答案

唐前期《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晚唐诗人王建《夜看扬州市》描述:“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两者相互矛盾,所以不能判断唐代是否已有“夜市”

B.前者比后者具有权威性,可以判断唐代没有“夜市”

C.文学作品缺乏可信度,不能证明唐代出现“夜市”

D.两则材料时间不同,唐代后期可能已经存在“夜市”

 

查看答案

“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B.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C.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              D.最大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

 

查看答案

《新全球史》记载,公元前6世纪,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史料是

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B.“除井田,民得卖买”

C.“一人治之,十人食之”                 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