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明清之际的一位学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他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写成《...

明清之际的一位学者,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呼唤,他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这位学者是(    )

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李贽

 

B 【解析】 试题分析:“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语出自 顾炎武:《日知录》卷十三《正始》。大意是说 “亡国”与“亡天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亡国”是指改朝换代,调个王帝,国号。而仁义道德得不到发扬广大,统治者虐害人民,人民之间也纷争不断,称之天下将灭亡。保国这类事只需由王帝及大臣和争权夺利的人去关心。 但是“天下”的兴亡,则是举国上下,包括在野的士大夫及下层社会地位低下的人士在内的大事,人人都有责任。近代梁启超概括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字,意为天下大事的兴盛、灭亡,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B符合。 考点:本题考查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明末李贽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其思想核心是(  )

A.维护封建礼教       B.主张学以致用

C.反对迷信崇拜       D.抨击腐朽统治

 

查看答案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中,明确指出君主为“天下之大害”的是(    )

A.李贽        B.顾炎武        C.黄宗羲        D.王夫之

 

查看答案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是指(  )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伦理道德规范                   D.“天人感应”学说

 

查看答案

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    )

A.荀况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

 

查看答案

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臣”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未能体现出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B.军机处官员便于皇帝宣召

C.军机处官员按才德标准遴选

D.军机大臣多为临时差遣性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