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历史试题 >

阅读下面两幅图: 图一中的工具出现的时间及用途分别是 A.西汉 耕地 B.东汉 ...

阅读下面两幅图: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图一中的工具出现的时间及用途分别是

A.西汉  耕地          B.东汉  施肥 

C.西汉  播种          D.东汉  开沟

 

C 【解析】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国古人以“社稷”指代国家。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五谷之神。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         

A.重视祭祀  B.土地是最重要的财富  C.以农业为立国之本  D.粮食结构以谷物为主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长期以来,美国以两大洋为屏障,不参与欧洲的争端,也不与欧洲结盟,一心一意发展自己的实力。

材料二  美国参议员范登堡曾经是孤立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但他在二战时期开始转变。1941年珍珠港事变的次日,他投票赞成罗斯福对轴心国宣战。他曾说:“珍珠港结束了孤立主义。”1945年,他还发表了一篇讲话,强调美国要打破“沉默”,积极参与世界事务。

材料三  美国国务院欧洲事务司司长约翰·希克森在1947年说:“人们是否从华盛顿时代开始就一直认为联盟是万恶之源?我对此毫不在乎,在和平时期,我们就必须与西欧国家谈判结成军事同盟,而且我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

根据以上关于美国外交政策转变的材料,结合学过的内容,想一想

(1)美国外交政策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 (4分)

 

(2)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变化? (5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是和平时期,美国为什么还强调结成“军事同盟”? (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百灵鸟”——威尔逊极力想使美国登上第一大国的宝座,称霸世界。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毕竟根基不深,它的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美妙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指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讲究实际的强硬主张和“狐狸”(指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斤斤计较的商人政策,“百灵鸟”顿时

章法大乱,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傻瓜”“又聋又哑的堂古诃德”。

材料二  在和会上,“沉默的小伙伴”——日本内阁大臣牧野对涉及远东的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对欧洲事务则漠不关心,为的是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

材料三  顾维钧作为中国全权代表之一出席了巴黎和会。会上,针对日本代表对山东的无理要求,他据理力争,从历史、地理、文化等各方驳斥了日本代表的种种狡辩。但最后,美、英、法三国首脑不顾中国代表强烈抗议,仍然宣布让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百灵鸟”外交的尴尬仅仅是因为“老虎”的强硬和“狐狸”的狡猾吗?(5分)

 

(2)材料二中,为什么牧野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4分)

 

(3)材料三中,顾维钧据理力争,最终未能挽救山东,说明了什么?(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独立宣言》: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

材料二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及修正案》

第一条本宪法所授之立法权,均属于由参议院与众议院组成之合众国国会。

第一条修正案[1791]

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宗教活动自由;限制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申冤的权利。

第十五条修正案[1870]

合众国公民的投票权,不得因种族、肤色或曾被强迫服劳役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

第十九条修正案[1920]

合众国公民的选举权,不得因性别而被合众国或任何一州加以剥夺或限制。

材料三  任东来等著《美国宪政历程》: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事件并不稀罕,为争夺帝位王权而导致天下大乱、血流成河的宫廷政变更是多如牛毛,可是,像水门事件这样不费一枪一弹,未损一兵一卒,联邦法院、国会、特别检察官、大陪审团和新闻媒体协调行动,通过宪法程序解决危机,和平地把“帝王总统”赶下宝座,成功地避免了政治动荡和天下大乱,堪称世界政治制度史上的奇迹。

请回答

(1)《独立宣言》体现了哪些重要思想主张?这些思想主张的渊源是什么?(3分)

  

(2)美国宪法第十五条修正案出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3分)

 

(3)请以“从美国宪法的演变和实践看美国的宪政历程”为标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6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丞相李斯曾称赞秦始皇“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唐代的杜佑说“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清代官篡《续通典》则明确地说“封建起于黄唐,郡县创自秦汉”,将黄帝、尧舜、夏商周视为一种制度,将秦汉以降视为一种制度。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因子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

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摘自柳宗元的《封建论》

材料三  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对封建与郡县制度的优劣问题进行思考。如在官员任期方面,陆世仪说过:“郡县之弊,在迁转大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方面,顾炎武也说过“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的名言。王夫之肯定郡县制的合理性,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而顾炎武明确指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又说:“方今郡县之敝已极,而无圣人出焉,尚一一仍其故事,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弱而益趋于乱也。”近代学者吕思勉也曾进行总结:“中国之历史,犹是分立之时长,统一之时短也。分主之世,谓之封建,统一之时,号称郡县,为治史者习用之名。”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二用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并分析其发展趋势。(3分)

 

(2)结合材料二概括回答汉唐时期中央集权存在的问题和结果。(3分)

 

(3)结合材料三回答,明清之际的思想家认为郡县制存在哪些弊端。请宋元时期的史实为例说明如何避免郡县制的弊端。(3分)

 

(4)上述材料给我们今天地方行政体制改革带来了哪些启示?(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