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 (1)用焦炭还原NO的反应为:2NO(g)+C...

氮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

(1)用焦炭还原NO的反应为:2NO(g)+C(s)N2(g)+CO2(g),向容积均为1L的甲、乙、丙三个恒容恒温(反应温度分别为400 ℃400 ℃T℃)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焦炭和一定量的NO,测得各容器中n(NO)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t/min

0

40

80

120

160

n(NO) (甲容器) /mol

2.00

1.50

1.10

0.80

0.80

n(NO) (乙容器) /mol

1.00

0.80

0.65

0.53

0.45

n(NO) (丙容器) /mol

2.00

1.45

1.00

1.00

1.00

 

①该反应为______(放热吸热”)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K=______

②乙容器在200 min达到平衡状态,则0200 min内用NO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

(2)用焦炭还原NO2的反应为:2NO2(g)+2C(s)N2(g)+2CO2(g),在恒温条件下,1 mol NO2和足量C发生该反应,测得平衡时NO2C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平衡总压的关系如图所示:

AB两点的浓度平衡常数关系:Kc(A)___Kc(B)(填“=”)。ABC三点中NO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_____(“A”“B”“C”)点。

②计算C点时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p(C)=______(Kp是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对于2NO(g)+2CO(g)N2(g)+2CO2(g),在一定温度下,于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1 mol NO0.3mol CO,反应开始进行。

①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填字母代号)

A. c(CO)=c(CO2)          B. 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变       

C. v(N2)=2v(NO)        D. 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②下图为容器内的压强(P)与起始压强(Po)的比值()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曲线中的两个点的坐标分别为(50.925)(100.90)。平衡时NO的转化率为________

 

放热 0.003 mol/(L·min) = A 2MPa D 80% 【解析】 (1)①根据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以及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 ②根据等效平衡以及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计算; (2)②根据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分析; ③已知C点NO2和CO2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据此列三段式计算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再计算Kp; (3)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分析; ②列三段式并结合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分析计算。 (1)①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丙容器与甲容器投入量相同,达到平衡所用时间较短,说明丙容器温度较高,而丙容器平衡时NO的浓度比甲容器高,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即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幂之积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固体的浓度视为常数,不代入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故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②反应2NO(g)+C(s)⇌N2(g)+CO2(g),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相同温度下,甲与乙为等效平衡,故乙平衡时NO的物质的量为甲平衡时的一半,为0.4mol,则0∼200min内用NO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2)①A、B两点的温度相同,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故A、B两点的浓度平衡常数关系:Kc(A)=Kc(B);反应2NO2(g)+2C(s)⇌N2(g)+2CO2(g)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故A、B、C三点中NO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A点; ②设C点时NO2的转化量为x mol,可列出三段式(单位为mol):,由图可知,C点时NO2和CO2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则1−x=x,解得x=0.5,则平衡时总的物质的量为1.25mol,C点时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 (3)① A. c(CO)=c(CO2)不能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 混合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容积不变,则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因此容器中混合气体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错误; C.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一定满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在用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表示平衡状态时,必须表明“一正一逆”,且等于系数之比,故v(N2)正=2v(NO)逆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错误; D. 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气体物质的量变化,则随着反应进行,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发生变化,当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正确; ②由图可知,1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设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量为2x mol,可列出三段式(单位为mol):,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为(0.4-x)mol,又=0.9,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同温和同体积时,压强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解得x=0.04mol,。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CH4-CO2催化重整不仅可以得到COH2,还对温室气体的减排具有重要意义。回答下列问题:

(1)CH4-CO2催化重整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H0

①有利于提高CH4平衡转化率的条件是____(填字母)。

A 高温低压     B 低温高压    C 高温高压    D 低温低压

②在体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该反应并达到平衡状态,若此时改变条件使平衡常数K值变大,该反应___(填字母)

A. 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重新达到平衡后正反应速率增大

C. 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 重新达到平衡后逆反应速率减小

③某温度下,在体积为2L的容器中加入2 mol CH41mol CO2以及催化剂进行重整反应,达到平衡时CO2的转化率是50%CO2的体积分数为_____

(2)反应中催化剂活性会因积碳反应而降低,同时存在的消碳反应则使积碳量减少。相关数据如下表:

 

积碳反应

CH4(g)= C(s)+2H2(g)

消碳反应

CO2(g)+C(s)=2CO(g)

ΔH/(kJ·mol1)

+75

+172

活化能(kJ·mol1)

催化剂X

33

91

催化剂Y

43

72

①由上表判断,催化剂X___Y(填优于劣于),理由是_______

②在反应进料气组成、压强及反应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某催化剂表面的积碳量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升高温度时,下列关于积碳反应、消碳反应的平衡常数(K)和速率(v)的叙述正确的是___(填标号)。

A. KK均增加

B. v减小、v增加

C. K减小、K增加

D. v增加的倍数比v增加的倍数大

 

查看答案

中和热的测定是高中重要的定量实验。取0.55mol/L NaOH溶液50mL0.25mol/L的硫酸50mL 置于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热的测定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实验装置看,其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

2)若改用60mL 0.25mol/L H2SO450mL 0.55mol/L 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填相等不相等),若实验操作均正确,则所求中和热___(填相等不相等

3)将50mL 0.55mol/L NaOH溶液和50mL 0.25mol/L硫酸溶液(密度都近似为1g/cm3)进行以上实验,经过多次实验测出反应前后温度差平均值为3.4℃。已知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则中和热H=____kJ/mol(取小数点后一位)。

4)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 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填字母).

a 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

b 量取NaOH 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c 分多次把NaOH 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

d 用温度计测定NaOH 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

 

查看答案

在火箭推进器中装有强还原剂肼(N2H4)和强氧化剂(H2O2),当它们混合时,即产生大量的N2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热。已知0.4mol液态肼和足量H2O2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56kJ的热量。

1)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                                                 

2)已知H2O(1)=H2O(g);△H=+44.0kJ·mol-116 g液态肼燃烧生成氮气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kJ

3)上述反应应用于火箭推进剂,除释放大量的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还有一个很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

 

查看答案

XYZWR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K层与L层电子数之比为12Y原子和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WR是同周期相邻元素,Y的氧化物和R的氧化物均能形成酸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元素Z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2)元素Z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元素W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_族,其非金属性比R弱,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原因:________

(4)R的一种氧化物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工业上用Y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作该氧化物的吸收剂,写出吸收剂与足量该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5)元素X的单质与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方向及其判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A.1 mol H2O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 S[H2O(s)]S[H2O(g)]

B.通常情况下,一个放热且熵增的反应也有可能非自发进行

C.2KClO3(s)=2KCl(s)+3CO2(g)  H0 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

D.某温度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