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X、Y、Z、W、R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K层与L层电子数之比...

XYZWR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K层与L层电子数之比为12Y原子和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WR是同周期相邻元素,Y的氧化物和R的氧化物均能形成酸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元素Z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2)元素Z的单质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3)元素W位于周期表的第______族,其非金属性比R弱,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原因:________

(4)R的一种氧化物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工业上用Y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作该氧化物的吸收剂,写出吸收剂与足量该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5)元素X的单质与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Al+2NaOH+2H2O=2NaAlO2+3H2↑ VA 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半径的递减而增强,半径越小,核电荷数越大,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越强,越易得电子 SO2+NH3·H2O=NH+HSO C+2H2SO4(浓)2H2O+CO2↑+2SO2↑ 【解析】 X、Y、Z、W、R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的氧化物和R的氧化物均能形成酸雨,则Y为N元素、R为S元素;W和R是同周期相邻元素,则W为P元素;Y原子和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20,则Z原子核外电子数=20-7=13,则Z为Al;X原子核外K层与L层电子数之比为1∶2,X有2个电子层,故X为C元素,据此解答。 (1)X为C元素,碳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为CO2,分子中C原子与O原子之间形成2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元素Z为Al,铝离子核外有10个电子,有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为2、8,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2)元素Z为Al,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3)元素W为P,最外层电子数为5,位于周期表的第VA族;P原子和S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同周期元素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半径的递减而增强,半径越小,核电荷数越大,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越强,越易得电子,故P的非金属性比元素S弱; (4)R为S元素,Y为N元素,R的一种氧化物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该氧化物为SO2,工业上用氨气水溶液作该氧化物的吸收剂,吸收剂与足量该氧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2+NH3·H2O=NH+HSO; (5)X为C元素,R为S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为浓硫酸,碳单质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 2H2O+CO2↑+2SO2↑。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方向及其判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A.1 mol H2O在不同状态时的熵值: S[H2O(s)]S[H2O(g)]

B.通常情况下,一个放热且熵增的反应也有可能非自发进行

C.2KClO3(s)=2KCl(s)+3CO2(g)  H0 能否自发进行与温度有关

D.某温度下,反应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查看答案

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S(s) H2S(g)K1S(s)+O2(g) SO2(g)K2。则反应H2(g)+SO2(g) O2(g)+H2S(g)的平衡常数为(   

A.K1+K2 B.K1-K2 C.K1×K2 D.

 

查看答案

高温下,某反应达平衡,平衡常数K=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焓变为正值

B.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

C.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D.该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O+H2OCO2+H2

 

查看答案

CO(g)+Cl2(g)COCl2(g)  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加压、③增加Cl2的浓度④加催化剂⑤恒压通入惰性气体⑥恒容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转化率的是(  )

A.②③ B.③⑤ C.①④ D.③⑥

 

查看答案

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 ΔH0,下列各图正确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