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在能源和环境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前景的绿色技术。Ti的某种晶型的氧化...

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在能源和环境领域有着重要应用前景的绿色技术。Ti的某种晶型的氧化物M可用作光催化材料。

(1)基态Ti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

(2)在第四周期d区元素中,与Ti 原子未成对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名称是________

(3)金属钛的原子堆积方式如图1所示,则金属钛晶胞俯视图为_____

(4)生活环境中的臭气源有氨气、甲硫醇(CH3-SH) 等,M 可以作为高效除臭剂。与氨气互为等电子体的阳离子为_____,甲硫醇中硫原子采取的杂化方式为_____,与S位于同一周期,且第一电离能小于S 的非金属元素符号为______,已知甲硫醇熔沸点小于甲醇(CH3OH),试解释此差异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

(5)M 的晶胞结构如图2,M 化学式为______

(6)石墨烯是单个原子厚度的二维碳纳米材料( 如图3),其比表面积大( 比表面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石墨烯与M 的结合使用,极大地提高了M 的光催化效果。在石墨烯晶体中,每个最小的六元环占有____个C 原子。已知石墨烯中C-C 键长为a pm,则单层石墨烯的比表面积为_____m2/g(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忽略碳原子的厚度)。

 

镍 D H3O+ sp3 Si 甲醇分子间有氢键 TiO2 2 【解析】(1)Ti原子序数为22,根据能级图及能量构造原理可得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其价层电子排布式为3d24s2,电子排布图为,故答案为:; (2) Ti 原子未成对电子数为2,在第四周期d区元素中,与Ti 原子未成对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84s2,为镍元素,故答案为:镍; (3)根据金属钛的原子堆积方式可知,该堆积方式为ABABABAB……镁型堆积,晶胞结构为,金属钛晶胞俯视图为D,故答案为:D; (4)与氨气互为等电子体的阳离子有H3O+,甲硫醇(CH3-SH)中硫原子与2个原子相连,含有2个孤电子对,采取sp3杂化;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与S位于同一周期,且第一电离能小于S 的非金属元素符号为Si,甲醇分子间有氢键,甲硫醇不能形成氢键,因此甲硫醇熔沸点小于甲醇(CH3OH),故答案为:H3O+;sp3;Si;甲醇分子间有氢键; (5)根据M 的晶胞结构,O原子数目=2+4×=4,Ti原子数目=1+8×=2,则M 化学式为TiO2,故答案为:TiO2; (6) 根据图示,六元环的每个顶点被3个六元环共用,在石墨烯晶体中,每个最小的六元环占有的碳原子数=6×=2;12g石墨烯(即1mol)实际占有的六边形的个数为NA,所以算得12g石墨烯的总面积为NA××(a×10−12)×(a×10−12)×6×2=NA×10−24m2,则单层石墨烯的比表面积为=NA×10−24m2/g,故答案为:NA×10−24。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煤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高效、清洁地利用煤炭资源至关重要。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煤的干馏。煤的干馏反应中△S_____0(填“>”“<”或“=”)。

(2)煤的液化。原理是C(s)+H2O(g)CO(g)+H2(g)   △H= akJ/mol;CO(g)+2H2(g)CH3OH(l)  △H=bkJ/mol。则反应C(s)+ H2O(g)+H2(g)CH3OH(l) 的△H=______kJ/mol。

(3)煤的气化。原理是C(s) +2H2(g)CH4(g) △H。在1L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碳,并充入2 mol H2,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①有关图1、图2 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填标号)。

a.氢气的反应速率v(Z) >v(X) >v(Y)

b.T1<1000K

c.平衡常数K(X)=K(Y) >K(Z)

d.工业生产中,当温度为T2 时,压强越高,经济效益越好

2 A 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p=_______(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4)煤生产水煤气和半水煤气。

①工业上用煤生产作为合成氨原料气的水煤气,要求气体中(CO + H2) 与N2的体积之比为3.1-3.2,发生的反应有C(s)+H2O(g)CO(g) +H2(g).C(s) +1/2O2(g)CO(g)。从能量角度考虑,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

②如图3是反应CO(g) +H2O(g) H2(g)+ CO2(g)   △H<0 中CO 和CO2的浓度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曲线,则t2时刻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写出1种即可)。若t4 时刻通过改变容积的方法将压强增大为原来的2 倍,在图中t4~t5区间内画出CO、CO2浓度变化曲线,并标明物质(假设各物质状态均保持不变)。________

 

查看答案

工业上用含锰废料(主要成分MnO2,含有少量Fe2O3、Al2O3、CuO、CaO等)与烟气脱硫进行联合处理并制备MnSO4的流程如下:

已知:25℃时,部分氢氧化物的溶度积常数(Ksp)如下表所示。

氢氧化物

Al(OH)3

Fe(OH)3

Cu(OH)2

Mn(OH)2

Ksp

1.3×10-33

4.0×10-38

2.2×10-20

1.9×10-14

 

请回答:

(1)沉淀1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2)室温下,调节pH为5.试通过计算说明此时Al3+、Fe3+已沉淀完全,理由是_________。(NH4)2S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净化”时,加入(NH4)2S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

(3)“酸化、还原”中,发生的所有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滤液3中除MnSO4外,还含有少量(NH4)2SO4。(NH4)2SO4、MnSO4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据此判断,操作“I”应为蒸发浓缩、____________、洗涤、干燥。

(5)工业上可用电解酸性MnSO4溶液的方法制备MnO2,其阳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6)25.35 g MnSO4·H2O样品受热分解过程的热重曲线(样品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300℃时,所得固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1150℃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氯化亚砜(SOCl2)是一种液态化合物,沸点为77℃,在农药、制药行业中用途广泛。SOCl2遇水剧烈反应、产生白雾和带有制激性气味的气体。实验室合成SOCl2的原理为:SO2+Cl2+SCl2 2SOCl2,部分装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 的名称是_______,装置b 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SOCl2 时,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是⑥→______→①②←_____(某此仪器可以多次使用)。

(3)冷凝管口③是_____(填“进水”或“出水”)口,本实验中制备氯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4)将SOCl2 与AlCl3·6H2O混合加热,可得到无水AlCl3,试解释原因________

(5)已知SCl2 的沸点为50℃。实验结束后,将三颈烧瓶中的混合物分离开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若反应中消耗标准状况下的Cl2的体积为1120 mL,最后得到纯净的SOCl26.76 g,则SOCl2 的产率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6)已知:SOCl2 +4NaOH= Na2SO3+2NaCl +2H2O。请设计简单的实验(可选试剂:稀盐酸、稀硝酸、氯化钡溶液、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品红溶液) 来验证氯化亚砜与NaOH 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l-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常温下,在新制氯水中滴加NaOH 溶液,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c(H+)的对数与NaOH 溶液体积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用pH试纸测定E点对应的溶液,其pH=3

B. F、H点对应的溶液中都存在c(Na+)=c(Cl-)+c(ClO-)

C. 加水稀释H点对应的溶液,溶液的pH增大

D. G点对应的溶液中c(Na+)>c(Cl-)>c(ClO-)>c(OH-)>c(H+)

 

查看答案

NiS 可用作陶瓷和搪瓷的着色剂。NiS 在有水存在时能被氧气氧化成Ni(OH)S。将H2S通入稀硫酸酸化的NiSO4溶液中,经过过滤,制得NiS 沉淀,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对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装置A中滴加蒸馏水前通入N2,是为了将H2S赶入C 装置中与NiSO4溶液反应

B. 装置B 中盛放浓硫酸

C. 装置D 中的洗涤液应用煮沸过的蒸馏水

D. 反应结束后继续通入N2 可将C装置中产生的沉淀压入过滤沉淀漏斗中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