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成都七中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备 1,2-二溴乙烷,能使用的药品有乙醇、Br2 ...

成都七中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制备 1,2-二溴乙烷,能使用的药品有乙醇、Br2 的 CCl4溶液以及浓硫酸等。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

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该实验中可能存在的副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 A 中使用到了恒压滴液漏斗的目的是:_____。装置 B 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4)为保证 D 中尽可能少出现杂质产物,在装置 C 中应加入_____ (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浓硫酸    c.氢氧化钠溶液    d.酸性 KMnO4 溶液

(5)将 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_____层(填“上”、“下”); 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_____的方法除去;

(6)若产物中有少量未反应的 Br2,最好用_____洗涤除去;(填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水    b.氢氧化钠溶液    c.碘化钠溶液    d.亚硫酸钠溶液

(7)反应过程中应用冷水冷却装置 D,其主要目的是_____

 

CH3CH2OHCH2=CH2↑+H2O CH2=CH2+Br2→CH2BrCH2 Br 2C2H5OH C2H5—O—C2H5+H2O C+2H2SO4(浓) ==CO2↑+2SO2↑+2H2O或 C2 H5OH+6H2SO4(浓) == 2 CO2↑+6SO2↑+9H2O 平衡气压,使液体顺利滴下 安全瓶 c 下 蒸馏 d 防止液 Br2 挥发 【解析】(1)实验室用乙醇、Br2的CCl4溶液以及浓硫酸等药品制1,2-二溴乙烷,反应原理为:①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消去反应生成乙烯;②乙烯与Br2发生加成反应。故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CH2=CH2↑+H2O、CH2=CH2+Br2→CH2BrCH2Br。 (2)该反应原理中,乙醇在浓硫酸、140℃时会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在温度高于170℃时,和乙醇会被浓硫酸碳化进一步生成CO2等物质。故副反应为:2C2H5OHC2H5—O—C2H5+H2O、C+2H2SO4(浓)CO2↑+2SO2↑+2H2O或C2H5OH+6H2SO4(浓)2CO2↑+6SO2↑+9H2O。 (3)A是制取乙烯的装置,使用恒压滴液漏斗可以保证漏斗和三颈瓶内压强相等,有利于液体顺利滴下;B做安全瓶,平衡气压,防止倒吸。 (4)由于在反应过程中可能生成SO2和CO2,为保证D中尽可能少出现杂质产物,在装置C中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来吸收反应中可能生成的酸性气体,防止干扰实验。 (5)由已知,1,2-二溴乙烷的密度比水的大,所以将1,2-二溴乙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产物应在下层;乙醚的沸点和1,2-二溴乙烷的沸点相差很大,所以产物中有少量副产物乙醚,可用蒸馏的的方法除去。 (6)若1,2-二溴乙烷中混有少量未反应的Br2,a项,Br2在水中溶解度不大,故a不合适;b项,Br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1,2-二溴乙烷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可能水解,故b不是最好;c项,Br2与碘化钠溶液反应生成I2,易溶于有机溶剂,会溶解到1,2-二溴乙烷中,故c不合适;d项,Br2与亚硫酸钠溶液反应从而被除去,并且不影响1,2-二溴乙烷,故d最好。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由乙醇制备1,2-二溴乙烷,题目综合性较强,有一定难度。掌握相关物质的重要化学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分析题中给出的数据表格,正确解答关于除杂的小题。注意了解恒压滴液漏斗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废水处理领域中,H2S Na2S 能使某些金属离子生成极难溶的硫化物而除去。25℃, 某溶液含 0.02 mol•L-1Mn2+0.1 mol•L-1 H2S,向该溶液中通入 HCl 气体或加入 NaOH 固体以 调节溶液 pH,(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 的挥发)。当溶液的 pH=5 时,Mn2+开始沉淀为 MnS,则 MnS 的溶度积为(   )(已知:H2S 两级电离常数分别为 Ka1=1.3×10-7Ka2=7.0×10-15

A. 1.3×10-7    B. 7.0×10-15

C. 9.1×10-14    D. 1.82×10-14

 

查看答案

已知:①Ni2+在弱酸性溶液中发生水解 氧化性:

Ni2+(高浓度)>H+Ni2+(低浓度)

A. 碳棒上发生的电极反应:4OH--4e-═O2↑+2H2O

B. 电解过程中,BNa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将不断减少

C. 为了提高Ni的产率,电解过程中需要控制废水pH

D. 若将图中阳离子膜去掉,将AB两室合并,则电解反应总方程式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 pH 一定等于 7

B. 0.1 mol·L-1  NH4Cl 溶液与 0.1 mol·L-1 氨水等体积混合(pH>7):c(NH3 ·H2O)>c(NH4)>c(Cl)>c(OH)

C. 0.1 mol AgCl 和 0.1 mol AgBr 混合后加入水中,所得溶液 c(Cl)=c(Br)

D. 向 0.10 mol·L-1Na2SO3溶液中通 SO2 气体至溶液 pH=7:c(Na) = 2c(SO32-)+c(HSO3)

 

查看答案

CO2 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2CO2(g)+6H2(g) CH3OCH3(g)+3H2O(g)。现 有两个体积均为 1.0L 恒容密闭容器甲和乙,在甲中充入 0.1molCO2 0.2molH2,在乙中充入 0.2molCO2 0.4molH2,发生上述反应并达到平衡。该反应中 CO2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表示乙容器 CO2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化的是曲线 B

B. 逆反应速率 v 逆:v 逆(状态Ⅲ)<v 逆(状态Ⅰ)

C. 体系中:cCH3OCH3,状态Ⅱ)<2cCH3OCH3,状态Ⅲ)

D. 反应 2CO2g+6H2gCH3OCH3g+3H2Og)的△S0、△H0

 

查看答案

下列坐标图均涉及平衡原理,其中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表示室温下,用0.1mol·L1氨水吸收HCl气体时,溶液的粒子浓度随吸收HCl的变化,实线表示c(NH3·H2O),虚线表示c(NH4),处于M点时溶液呈中性

B.表示2SO2(g)O2(g) 2SO3(g) H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的变化

C.表示反应2NH3(g) 3H2(g)N2(g)在恒温恒压装置中达平衡时,N2的物质的量与通入NH3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

D.表示AgCl(s) Ag(aq)Cl(aq)的离子的浓度关系,当处于b点时,蒸发部分的水后,可以到达平衡线的a点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