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重铬酸钾(K2Cr2O7)是常用的氧化剂,工业上以铬铁矿(含有Cr2O3、FeO...

重铬酸钾(K2Cr2O7)是常用的氧化剂,工业上以铬铁矿(含有Cr2O3、FeO、Al2O3、SiO2等)为原料制备重铬酸钾的流程如下。

已知:NaFeO2遇水强烈水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矿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

(2)高温灼烧后产物中含有NaFeO2、Na2CrO4等成份,写出生成Na2CrO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3)“滤渣1”中有红褐色物质,写出生成该物质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4)“滤渣2”中主要成分是A1(OH)3 ___________。

(5)“酸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rO42-(aq)+2H+(aq)Cr2O72-(aq)+H2O。在25时,取Na2CrO4溶液进行酸化实验,测得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表格中b=__________;若反应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1,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

(6)简要说明Na2CrO7溶液中加入KCl固体,“结品”析出K2Cr2O7晶体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

 

(1)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2分) (2)2Cr2O3+3O2+8NaOH4Na2CrO4+4H2O (3)FeO2-+2H2O=Fe(OH)3↓+OH-(2分) (4)H2SiO3(2分) (5)9.5×10-2(2分) 9.5×104(2分) (6)在此温度下,K2Cr2O7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2分) 【解析】 试题分析:铁矿石通常含有Cr2O3、FeO、Al2O3、SiO2 等,将铬铁矿和烧碱、氧气混合焙烧得到Na2CrO4、NaFeO2,而SiO2与NaOH发生反应生成Na2SiO3,Al2O3与NaOH发生反应,生成NaAlO2,所以还含有Na2SiO3、NaAlO2,由于NaFeO2会发生强烈水解,滤渣1中有红褐色物质,可推知NaFeO2水解生成Fe(OH)3,调节溶液pH,使NaAlO2、Na2SiO3反应转化为H2SiO3、Al(OH)3沉淀,过滤除去,滤液2主要是Na2CrO4,加入硫酸酸化,溶质变为Na2Cr2O7,然后加入KCl固体,利用溶解度不同或者受温度影响不同,结晶得到K2Cr2O7晶体,采用过滤方法得到K2Cr2O7晶体。 (1)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将矿石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2)根据工艺流程可知,Cr2O3、氧气和NaOH反应生成Na2CrO4和水,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为2Cr2O3+3O2+8NaOH4Na2CrO4+4H2O。 (3)NaFeO2会发生强烈水解生成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铁,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O2-+2H2O=Fe(OH)3↓+OH-。 (4)根据上述分析,“滤渣2”中主要成分是A1(OH)3和 H2SiO3。 (5)根据“酸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CrO42-(aq)+2H+(aq)Cr2O72-(aq)+H2O,3s时c(Cr2O72-)=1/2(0.20-0.01)=9.5×10-2mol/L;与4s时的浓度相等,所以3s时处于平衡状态,反应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1,该反应平衡常数K=c(Cr2O72-)÷[c2(CrO42-)×c2(H+)]=9.5×10-2÷[(1.0×10-2)2×0.12]= 9.5×104。 (6)Na2Cr2O7溶液中加入KCl固体,结晶析出K2Cr2O7晶体的原因是在此温度下,K2Cr2O7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考点:考查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通过如下图所示装置制备Na2S2O3

(1)装置a中盛装Na2SO3固体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

(3)实验结束后,装置d中的溶质有NaOH、Na2CO3,还可能有________(填化学式)。

(4)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5)实验结束后,装置c的溶液中溶质主要是Na2S2O3,还含有Na2CO3、Na2SO3等成份。为了证明Na2CO3的存在,设计如下实验。供选试剂:A品红溶液;B酸性高锰酸钾溶液;C  BaCl2溶液;D澄清石灰水;E 稀硫酸

取C中溶液少许,滴加足量___________(填试剂标号)。

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________(填试剂标号〉,实验现象和结论为_______。

 

查看答案

将0.5 mol/LNa2CO3溶液与a mol/L NaHCO3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粒子浓度间的关系及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c(Na+)>2c(CO32-)+c(HCO3-)+c(OH-

Bc(Na+)=c(CO32-)+c(HCO3-)+c(H2CO3

C若c(Na+)>c(HCO3-)>c(CO32-)>c(OH-)>c(H+),则一定a>0.5

D若c(CO32-)+2c(OH-)=2c(H+)+c(HCO3-)+3c(H2CO3),则可确定a=0.5

 

查看答案

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2O、ClO-、NH4+、H+、N2、Cl-六种微粒。常温条件下反应时,溶液pH 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氧化剂是ClO-

B.该反应中有两种离子生成

C.该反应生成1mol氧化产物时,转移的电子为6 mol

D.参加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 3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操作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查看答案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Z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XZ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

B. RW和氢三种元素形成的阴离子有2种以上

C. RY2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

D. R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