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化学试题 >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2SO2 (g)+O2 (g) 2S...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硫和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2SO2 (g)+O2 (g) 2SO3 (g)    ΔH<0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

(2)降低温度,该反应K值____________,二氧化硫转化率____________,化学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以上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600时,在一密闭容器中,将二氧化硫和氧气混合,反应过程中SO2、O2、SO3物质的量变化如图,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图判断,反应进行至20 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用文字表达)。10 min~15 min的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填写编号)。

a.加了催化剂    b.缩小容器体积   c.降低温度    d.增加SO3的物质的量

 

(11分,除标注外其余每空2分) (1) (2)增大(1分) 增大(1分) 减小(1分) (3)15 min~20 min和25 min~30 min (4)增加了O2的量 a、b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定义可写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 (2)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K值、二氧化硫转化率均增大,反应速率减小; (3)由图可知,在15~20min和25~30min的时间段,各物质的量均不变,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4)反应进行至20min时,O2的量急剧增加,则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增加了O2的量;由图可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10min到15min反应混合物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增大,说明反应速率增大,10min改变瞬间,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a.加了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故a正确;b.缩小容器体积,增大压强,增大反应速率,故b正确;c.降低温度反应速率降低,故c错误;d.10min改变瞬间,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不是增加SO3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选:ab。 考点:化学平衡;化学反应速率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是:

H2A===H+HA,HAH+A2-回答下列问题:

(1)Na2A溶液显________(填“酸性”“中性”或“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

(2)在0.1 mol·L-1的Na2A溶液中,下列微粒浓度关系式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c(A2-)+c(HA)+c(H2A)=0.1 mol·L-1

B.c(OH)=c(H)+c(HA)+2c(H2A)

C.c(Na)+c(H)=c(OH)+c(HA)+2c(A2-)

D.c(Na)>c(A2-)>c(HA)>c(OH)>c(H)

(3)常温下,已知0.1 mol·L-1NaHA溶液的pH=2,则0.1 mol·L-1H2A溶液中c(H)可能___________(填“>”、“<”或“=”)0.11 mol·L-1;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0.1 mol·L-1 Na2A溶液 0.1 mol·L-1 Na2SO4溶液,两种溶液中阴离子总浓度的大小________(填“>”、“<”或“=”)。

(5)O3可由臭氧发生器(原理如图)电解稀硫酸制得。

图中阴极为______________(填“A”或“B”),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C处通入O2,则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

若C处不通入O2,D、E处分别收集到x L和y L气体(标准状况),则E处收集的气体中O3所占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忽略O3的分解)。

 

查看答案

(1)测得一定温度下某溶液的pH=6.5,且溶液中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物质的量相等,

此溶液呈         性。测定温度            25(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2)将25下pH=12的NaOH溶液a L与pH=1的HCl溶液b L混合。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则a:b=                    

(3)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呈         (填“酸性”、“中性”或“碱性”,下同),溶液中c(Na+)           c(CH3COO-)(填“>”、“<”或“=”)。

(4)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                   ,溶液中c(Na+)           c(CH3COO-)(填“>”、“<”或“=”,下同)。

(5)O3将I氧化成I2的过程由3步反应组成:

I(aq)+O3(g)=IO(aq)+O2(g)   H1

IO(aq)+H+(aq)HOI(aq)   H2

HOI(aq)+I(aq)+H+(aq)I2(aq)+H2O(l)   H3

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H=_________。

(6)已知:CH3COOHCH3COO+H+    Ka

H2OH++OH    Kw

则CH3COO+H2OCH3COOH+OH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_____。

(7)常温下,如果要使c(Fe3+)<10-5mol/L,则应控制溶液pH的范围为________。

已知:Ksp[Fe(OH)3] = 8.0×10-38;lg5 = 0.7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HNO3Fe氧化为Fe3+

B

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AgCl比AgI更难溶

C

Al箔插入稀HNO3

无现象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浓氨水呈碱性

 

 

查看答案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 1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 2表示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l·L1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 3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KNO3的不饱和溶液

D. 4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

 

查看答案

在25 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初始浓度和平衡浓度如下表:

物质

X

Y

Z

初始浓度/mol·L-1

0.1

0.2

0

平衡浓度/mol·L-1

0.05

0.05

0.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50%

B.反应可表示为X+3Y 2Z,其平衡常数为1600(mol/L) -2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增大

D.变温度可以改变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